本文作者:sysoon
4 天,108 名学生相继瘫痪,医院却说「没问题」?
上个月初,一所高中里,突然有近 30 个学生在同一天里自诉膝盖无力,走路摇摇晃晃;次日,出现类似症状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学生甚至需要借助轮椅才可以正常行走。
图源:参考资料[1]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病」似乎会传染:瘫痪的学生,正在越来越多……
4 天超百名学生瘫痪,医院检测却无异常
第 3 天,老师们将 53 名瘫痪的学生送往医院;到第 4 天晚上,已经有 100 多名学生入院,症状几乎一模一样。
事件发生后,校方封锁了这所位于肯尼亚的埃雷吉女子高中。但学校里依旧是一片混乱:情绪失控打砸车辆的学生、闻讯赶来的家长、并不同意开放人员流动的学校。很快,百名学生瘫痪的消息在网上迅速传播。
校园内被封闭,图源:参考资料[1]
当地 4 所大型医院分别收治了这群学生,先后进行了血液、尿液、粪便等常规检测。只是,在 5 轮检测中,并没有任何感染的证据。在 4 家医院毫无进展后,样本被送到了肯尼亚医学研究所,但结果依旧不尽人意。
一边是瘫倒在病床上的学生,一边是毫无异常的检查结果,医学研究团和政府人员在议会争论不休。随后,卫生部公布了学生们的诊断结果:hysteria(歇斯底里),一种由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
「hysteria」在医学史上已经存在一千多年。患者们通常在短期内由相同诱因引发情绪异常,进一步出现精神、感觉或运动障碍;在一个高度封闭的集体或环境中,「hysteria」患者多相继起病、症状相似,并且互相暗示,造成「会传染」的现象。
但在近年,医疗界各大诊断手册、疾病分类纷纷将该诊断移出,用其他诊断代替。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与之对应:虚弱或瘫痪、运动异常、存在特殊的感觉。[2]
「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相关症状描述,图源:DSM-5
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 ICD-10)中,则是「分离(转换)障碍」与「hysteria」相符,主要指由心理诱因引起情绪反应,继而出现各种躯体症状。[3]
一场考试引发的「集体瘫痪」
在公布诊断结果为「hysteria」的同时,发言人还公布了此次的心理诱因:即将举行的高考。也就是说这一百多名学生,因为这场考试太过焦虑和恐慌,出现了「瘫痪」的症状。
以学习压力大为诱因、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并不稀奇,此前在国内,类似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2001 年,1 名初中生因数学成绩不好被家长和老师批评,随即面色苍白、胸闷、四肢乏力,并迅速晕倒、被送往医院;班上 4 名学生目睹全过程后,第二天也相继出现同样的症状;最后,整个班有 17 名学生被送往医院。[4]
2007 年,福建省一中学 12 名初三学生先后出现头晕、腹痛、呼吸急促、全身乏力以及四肢麻木等症状。起初医生们怀疑食物中毒,但随后调查发现,是这群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太焦虑了[5]。学习压力过大诱发的类似事件,在 2003 年、 2004 年等年份国内均有发生。[6,7]
全球各地 1997 年~2011 年青少年群体性癔症罹患率统计,图源:文献[7]
「在国内以前使用的 CCMD-3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我们称之为『癔症』。」苏州广济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袁颖表示,当癔症集体发作时即为流行性癔症,患者们短期内因为同样的诱因相继起病、症状相似,「学生们快速出现感觉或运动障碍,但是各项检查都无异常、无器质性病变。」
「除了学习压力过大,群体性癔症常见的诱因还包括群体性预防接种、怀疑食物中毒、心理暗示、大气污染等,部分患者存在自身易感性。」
尽管诱因各不相同,该疾病的治疗方式殊途同归。
「患者们互相暗示是该疾病的一大特点,在后续的治疗中需尽量减少这种暗示。」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潘冰表示,在治疗期间需要尽可能的把患者们分隔开,避免继续互相影响、传递消极恐慌的情绪。
「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尽可能去除诱因,可结合心理治疗,必要时配合精神科药物。」
目前,这群瘫痪的肯尼亚高中生在进行疏导和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相继返回学校。
致谢:本文经 苏州广济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袁颖、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潘冰 专业审核
策划:sysoon|监制:carollero、gyouza
编辑:ifhealth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