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线中国专刊,发表最新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报告。
图源: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报告显示,从 2005 年到 2020 年,癌症相关死亡总数增加了 21.6%,其中 65% 的癌症死亡发生在男性。肺癌、肝癌和胃癌仍是我国癌症相关死亡中前三位死因。
癌症死亡总人数仍居世界第一,绝大多数死于肺癌
本次研究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共同完成,通过国家死亡率监测系统数据评估共 23 个癌症组的癌症相关死亡人数和寿命损失年数(YLL)。数据覆盖国内 31 个省级行政区的 605 个监测点,总人数占全国人口的 24.3%。
2020 年,中国癌症相关死亡人数为 2,397,772 人(死亡率 170.80/10 万人;95% CI 170.58-171.02),因癌症导致的 YLL 为 56,598,975 人。从 2005 年至 2020 年间,癌症相关死亡人数增加了 21.6%(约 42.5 万),YLL 增加 5.0%,癌症死亡人数仍居世界第一。
其中,肺癌、肝癌和胃癌仍是我国癌症中前三位死因。对于不同性别、年龄组,癌症相关死亡人数及死亡率呈现以下特点:
1.男性前列腺癌、女性多发性骨髓瘤排名上升明显
2020 年,男性中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较 2005 年排名情况没有变动;而 2020 年女性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其中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排名均略有上升。
左右滑动查看
2005 至 2020 年中国男性(A;左图)和女性(B;右图)癌症绝对死亡人数顺位变化
从 2005 年到 2020 年,男性中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前列腺癌、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膀胱癌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有所增加;而在女性中,则是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和胰腺癌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有所增加。
2.中青年女性主要死于乳腺癌,男性死于肺癌比例大幅上升
对于各年龄组,癌症死因顺位存在较大差异,青壮年人群的各类癌症死亡率远低于老年人群体。
其中,年轻群体(0~19 岁)的主要癌症死因依次是白血病、脑癌和神经系统癌。20~39 岁群体中,肺癌跃升为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该年龄段女性中,乳腺癌排名上升至首位,宫颈癌从第六位上升至第三位。
中年人群(40~59 岁)主要癌症死因前三位依次为肝癌、肺癌、乳腺癌;老年人群(年龄≥60 岁):肺癌、肝癌、胃癌。对于 ≥40 岁人群,男女胰腺癌死亡率以及女性宫颈癌和卵巢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020 年中国十大癌症死亡率及 2005~2020 年男、女性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
结直肠癌、胰腺癌排名上升,北上广更明显
此外,该研究还对我国城乡地区及不同省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男女,农村地区癌症死亡率和 YLL 率均高于城市地区。
2005~2020 年间,城市地区约 3/4 的癌种死亡人数增加,农村地区约 4/5 的癌种死亡人数增加,主要归因于人口老龄化,其次是人口增长或年龄别死亡率的上升。
2005~2020 年中国因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年龄别死亡率导致的不同癌症类型死亡变化的分解分析
在不同省份中,11 个省份的癌症总死亡率高于中国平均水平。在大多数省份中,肺癌仍然是首要癌症类型。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结直肠癌死亡率排名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广西鼻咽癌排名明显高于国内其他省份。
左右滑动查看
2020 年中国各省男性(A;左图)和女性(B;右图)肿瘤类型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排名
研究人员观察到,在高收入省份,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有大幅的增加。2005 年至 2020 年间,结肠癌和直肠癌是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并上升至女性的第四大原因(此前为第五)。而 40 岁以上人群胰腺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YLL 和年龄标准化 YLL 率呈上升趋势。
左右滑动查看
2005~2020 年各省男性(A;左图)和女性(B;右图)癌症类型死亡率年均百分比变动(绿色表示显著减少,红色表示显著增加,黄色表示无统计学差异)
由于高收入地区动物源性食品摄入量增加、肥胖以及吸烟和饮酒等不健康习惯,与结肠癌和直肠癌、胰腺癌风险有关。因此,结直肠癌与胰腺癌通常被认为是随着经济发展而癌变的最明显标志之一。
研究人员指出,中国的癌谱和死亡负担逐渐向高收入国家转变。对于这些死亡率快速上升的癌症类型,需要提高治疗、管理和诊断服务的医疗保健资源的可用性和可及性。
策划:ame|监制:gyouza
编辑:ifhealth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