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 9 点,一家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旁的小店,门口迅速排起了长龙。有人起了个大早坐一个半小时地铁,就为了买到「招牌」开心果芝士贝果。
店里暖黄的灯光下,每款面包的标签上,店主手写了原料、价格、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收银台后、狭小但整洁的操作间里,4 名员工在烘焙台前紧锣密鼓的揉面、定型、装上烤盘;面团在高温烤制下不断膨胀、变得松软;另一边的贝果被对半切开、均匀的抹上特制的开心果酱。
黄晓斌和员工们戴着口罩站成一排,边揉面边互开玩笑,相仿的年纪、一样的穿着,毫不显眼。听闻有人造访,他脱下工作服,随意的在店里抽出一根凳子、坐在镜头前,神情腼腆。
这是他从医学院毕业后、在校内开面包店的第 9 年。
手拿数篇 SCI
毕业却决定卖面包
黄晓斌第一次产生开面包店的想法,是在毕业前半年。
以高考 634 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医学院、攻读 7 年制硕士,黄晓斌正值研二,已经发表了数篇 SCI,准备按部就班、在医学领域继续深造。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因为一部纪录片,彻底改变人生轨迹。
在筹备出国读博、练习英语期间,黄晓斌偶然接触到了一部面包纪录片《保罗教你如何做面包》。看着片中堪称艺术的面包制作场景,他决定放弃继续学医,毕业就开一家面包店。
面包纪录片——《保罗教你做面包》
黄晓斌的这个决定让周围所有人都惊讶万分。
得意门生毕业后决定做面包,黄晓斌的导师难以置信,一度认为只是说说而已。黄晓斌的父母则是想破了头也不理解:「你想做面包、开店的话,初中文凭也能胜任,为什么还要苦读几年?」
对于如何开好一家面包店,黄晓斌也有自己的自信。在他眼里,烘焙面包跟医学研究没什么两样:「面包的发酵、烘焙过程,就是在跟众多微生物打交道。研究如何到达最合适的发酵程度、得到最佳风味,跟做实验没区别。」
导师的不解、父母的极力阻拦并没有让黄晓斌彻底放弃。
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同实验室的同学们准备着毕业找工作、考博深造,黄晓斌在实验室里为面包店做准备:买了台家用烤箱,开始自学做面包、设计品牌 LOGO。
靠着这台烤箱,黄晓斌摇身一变、成为「面包烘焙专业」的新生:从 0 开始查阅面包制作相关的文献和教程。每一次对烘焙时间、口感等的探索,都是一场小实验。生产的「面包试验品」则悉数落入了同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口中。
「反正我当时觉得挺难吃,甚至都不能称之为面包,只能说是试验品,对口味并不抱希望。」谈及最初做医学实验似的尝试,黄晓斌有些尴尬。
刚毕业的黄晓斌,没有直接开店,而是听从父母的建议、到一家专业对口的科技公司「体验」了半年。回想起这段经历,他称之为「试错与等待」:别人的项目、枯燥的操作,确实没有丝毫成就感,开面包店的想法更加坚定。
于是,黄晓斌一边做前期市场调研,一边寻找合适的店铺。最终,他拿着从父母和朋友们筹集的资金、迅速离职,在学校里开起了自己的面包店,取名为「colorful(烤乐)」。
小店和门口的手写牌
想开一家百年老店
营业前 3 年却一直亏本
开店之初,黄晓斌想要做一家百年老字号。
「做面包,我用自己养的酵母,风味更加独特。」他从后厨拎出一个绿色的塑料桶,里面装着面糊一样的液体:「这是我自己经过实验,分离筛选、培养出的酵种,养个三四百年不成问题。」
黄晓斌自己培养的酵母
但现实比黄晓斌的预期要残酷,开店的前 3 年都在亏损。
小店开在校内,学生们过周末、寒暑假,他的店也周休 2 天,寒暑假也闭店。
「一开始就做好了亏损的准备,3 年稍微超出预料,但勉强能撑住;况且做面包本身就需要不断积累。」做好长期的打算之外,黄晓斌还在闭店时研究面包方子、不断创新:狭窄的面包售卖柜里,除了常见的面包,总是出现一些应季的创新:桑葚面包、艾草贝果......
开店的第 4 年,他的店铺突然火了:「医学生卖面包」的故事被媒体报道,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从新奇探店到逐渐成为老顾客。独创的招牌面包「开心果芝士贝果」时常被抢购一空。
评价截图,图源:丁香园论坛、小红书
在校园和居民区之间,黄晓斌卖面包几乎没涨过价,店一开就是 9 年。
「市面上都有的菠萝包、红豆包等,开店的时候按照市场价卖,到现在没变过。」
小店周围的老顾客,以学生、居民为主,他并不考虑涨价:「大家的消费能力摆在那里,虽然面包原料价格上涨了一些,但总体有钱赚时,面包就不涨价。」
各种面包的价格,远低于其他同类手作面包店
黄晓斌坚持到现在,已经开店 10 年。近期还因为有百万粉丝的博主探店,再次翻红,收入流水翻了一倍多。
尽管从「网红店」获益,黄晓斌从不主动邀请博主探店、营销宣传。看到自己的小店再度意外走红,他欣喜之余也隐隐担忧:「我休息时间变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更少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今年,他的新分店开业了。
做面包 10 年
最反感别人问「后不后悔」
从店铺第一次受到媒体关注、爆火开始,黄晓斌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争议。
有人称赞他「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也有人批评:作为 985 医学硕士,经历 7 年的专业培养后却去做面包,是在严重的浪费教育资源。
图源:丁香园论坛、微博
面对争议,黄晓斌并不理会,也几乎不看相关的文章和评论:「隐约知道都在议论我吧,也有不少媒体想来采访,但我自己不会主动搜索写自己的文章和相关评论。」
「我是因为想要做研究,才去读硕士,并不单为了文凭;做医学研究时,需要遵守既定的规则,但一个面包好不好吃,有很多种理解。所以当我觉得做面包更适合自己,那就去做面包。」
每每接受采访,黄晓斌总避不开一个问题:放弃学医,去做面包,后悔过吗?
一开始还会耐着性子礼貌回答,问的媒体多了,他渐渐变得反感:「有什么好后悔的呢?我坚信自己的每一个决定,从来没有想过要关掉店铺、继续学医。」
「但我倒是想过在做面包的同时,做医学研究。」
在开面包店的前几年,黄晓斌时常回到实验室,带刚进组的师弟师妹做实验。在疫情闭店期间,他也曾联系过导师、继续在实验室帮忙:「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希望能够一边做面包、一边继续学医、做研究。」
在丁香园论坛,医疗从业者们对于黄晓斌则更多是佩服与鼓励:「不要把读书、学历捧的那么高,追逐学历是一条普遍的谋生之道,但并不是唯一之道。」
图源:丁香园论坛
策划:sysoon|监制:carollero
编辑:ifhealth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