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重磅!山东河北河南三所医院,撤稿率包揽全球前三_全球资讯热分享网(专注热点收集平台)

Nature 重磅!山东河北河南三所医院,撤稿率包揽全球前三


Nature 重磅!山东河北河南三所医院,撤稿率包揽全球前三

  2025-02-22 05:23:32     简体|繁體
http://refenxiang.com/1133767.html

当地时间 2 月 19 日,Nature 重磅发布一篇题为 Exclusive: These universities have the most retracted scientific articles 的文章,这是 Nature 首次对撤稿机构进行统计和分析。[1]

图源:Nature

文章显示,全球撤稿数量最多的机构中,前 10 位有 7 家是中国的医院或医学院。

10 年间超 5% 论文被撤回:中国医院成撤稿重灾区?

利用三家私营研究诚信和分析公司提供的数据,Nature 团队发现,2014~2024 年间,发表的共 5000 多万篇文章中,有 40,000 篇左右(不到 0.1%)被撤稿,但期刊宣布论文撤回的「撤稿声明」的增速,远超论文发表量的增长。这些被撤稿的论文,主要来自中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塞俄比亚等地。

图源:参考资料 1

其中,中国约有 0.3% 的文章被撤稿,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3 倍。全球撤稿数量最多的结构排名中,位于首位的是中国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 2014~2024 年间共有超过 5% 的论文被撤回。紧随其后的,则是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和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图源:参考资料 1

此前 2021 年,根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有 93 篇文章被调查,同样位居当时审查机构的首位。[2]

图源:参考资料 2

Nature 文章分析原因称,问题症结在于部分医院青年医师通过论文工厂购买伪造稿件。著名学术「打假专家」伊丽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认为:「这些医生因面临职业晋升压力需要发表论文的考核压力而铤而走险。」

此外,Nature 文章还对来自中国的撤稿机构,按照医院和大学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医院的撤稿率高于大学的撤稿率。

图源:参考资料 1

在机构撤稿率排行榜前 10 中,除了 7 所来自中国的小型医院或医学院,其余 3 家机构分别为巴基斯坦的德拉加齐汗的加齐大学、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和印度哥印拜陀的 KPR 工程技术学院。

就 KPR 而言,根据 Retraction Watch 的数据,几乎所有的撤稿都与 IOP 出版社有关,出版社公布的撤稿原因多数为「论文存在不当行为」,包括「系统性操纵出版过程和大量引用操纵」,其中有 100 多篇论文的作者与 KPR 有关联。

印度的自由数据科学家阿查尔·阿加瓦尔(Achal Agrawal)指出,印度公立大学和政府机构的研究人员面临的发表论文压力比私立大学和学院的研究人员要小。「私立机构鼓励学生和研究人员发表大量论文,有时还会为发表的论文支付奖金。」

离谱撤稿频发,我国已于去年开启论文撤稿审查

我国医疗领域的学术问题一直不容忽视。

去年 2 月,西安的 3 位医生利用 AI 制作「离谱」论文插图,刊发不到 3 天,就被迅速撤稿。(点击查看丁香园往期文章:发表 3 天就被撤稿!西安医生用 AI 画的离谱插图,是怎么过审的?)

类似的事件,发生在去年 7 月,一篇来自 5 位广东医生的临床研究论文也因为「对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准确的插图表示担忧」而被撤稿。(点击查看丁香园往期文章:发表 SCI 被炮轰撤稿!广州医生用 AI 画出离谱插图,辩称经费有限、没钱润色)

事实上,学术诚信问题早已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2023 年年底,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就下发通知:「决定在各高校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主动排查梳理撤稿论文情况,核实论文撤稿原因严惩学术不端行为。」[3]

图源:参考资料 3

通知要求全国所有高校组织科研人员全面检索中英文科技文献数据库,倒查 3 年,对 2021 年 1 月 1 日以来本单位、本人署名的科技论文被撤稿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核实撤稿原因和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通知还指出,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且在以往两次自查中未主动报告或者签署承诺书后出现者,依法规从重处理。[3]

然而,要求医生发表论文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此前,知名妇产科医生、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教授曾公开发言:现在对于医生的要求是「既要又要还要」。

当论文数量、影响因子成为评职称与晋升的主要指标时,「轻临床重科研」就成为了摆在当前临床医生们的一座大山。

「虽然我们近年来对医生的评价体系做了许多改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将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得更清晰、更科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曾公开直言,如果将医生的职称职业发展分为两条路径,一条为医疗路径,以医疗工作为主要指标,职称为主治医师;另一条路径为学术路径,以学术研究水平为考核指标,职称设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图源:参考资料 4

「一名医生可以只选择医疗路径,职称只评至主治医师,依据医疗工作的质和量决定薪酬;也可以选择同时在学术路径上发展,另外再评定学术职称。」

王辰院士强调,希望依据正确的学理重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一批能够以多方面、多种思想与方法解决关键问题,有效维护人类健康的多种类医学人才。[4]

策划:肯德羊|监制:islay



编辑:ifhealth 来源:丁香园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分享知识|收获智慧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专注热点收集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最有影响力热点信息分类网站,主要集合图文、知识、日常、娱乐、财经、文化、生活、致富、女性、地区、科技等多类信息分享交流,免费提供最有价值的头条信息平台。
    « 2025年 » « 02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