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7周左右胎儿开始入盆,初产妇可能提前2-4周,经产妇多在临产前入盆。入盆时可能出现下腹坠胀、尿频、呼吸轻松、食欲改善等感觉,但个体差异较大。
1 入盆时间与表现
初产妇通常在孕37-38周出现入盆,经产妇可能延迟到分娩前。入盆后胎头固定于骨盆入口,宫底位置下降。部分孕妇会感觉腹部形状改变,胃部压迫感减轻。胎动幅度可能减小,但频率不应明显降低。通过产科检查可确认胎头衔接情况。
2 典型身体感受
骨盆区域压力增大是常见现象,行走时可能出现类似经期的酸痛感。膀胱受压导致排尿次数增加,每小时可能需如厕1-2次。约60%孕妇会感到耻骨联合处钝痛,尤其在翻身或爬楼梯时。部分人出现大腿根部拉扯感,这与韧带拉伸有关。
3 区分真假宫缩
入盆后可能出现假性宫缩,表现为腹部间歇性发紧,持续时间小于30秒且不规律。与真宫缩的区别在于:疼痛强度不会逐步增强,改变体位后多可缓解。每天记录宫缩频率,若每小时超过4次应及时就医。
4 缓解不适的方法
使用托腹带可分担骨盆压力,每日佩戴不超过6小时。温水坐浴能缓解耻骨疼痛,水温38-40℃为宜,每次15分钟。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每组10-15次,增强盆底肌支撑力。侧卧时在两膝间放置枕头,保持脊柱中立位。
5 需要警惕的情况
若入盆后出现阴道流血、持续性腹痛或胎动减少50%以上,需立即就诊。破水时保持平卧并记录破水时间,羊水绿色或血色属异常。妊娠高血压患者入盆后应每天监测血压2次,收缩压超过140mmHg需干预。
入盆是分娩准备的自然过程,多数孕妇在入盆后2-4周发动宫缩。保持每日6000步左右的适度活动,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准备待产包时应包括产褥垫、吸管杯等实用物品,提前熟悉急诊通道和入院流程。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