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4种异常,是肾在喊“救命”!不注意,易熬成尿毒症_全球资讯热分享网(专注热点收集平台)

身体出现4种异常,是肾在喊“救命”!不注意,易熬成尿毒症


身体出现4种异常,是肾在喊“救命”!不注意,易熬成尿毒症

  2025-07-20 20:56:57     简体|繁體
http://refenxiang.com/1153850.html

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尊为“先天之本”,不仅负责水液代谢,更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功能与骨骼健康。

但肾偏偏是个“闷葫芦”,坏了也不轻易喊疼。

一旦它真要撑不住了,就会让人追悔莫及。

如果我们细心点,其实可以在尿毒症之前,发现肾的求救信号,不再错失干预良机。

1

—The First—

当肾悄悄喊“累”

那些隐秘的求救信号

1.水肿,不是胖了那么简单

早上起来,眼泡肿得像哭过,脸绷得紧紧的;到了下午,脚踝和小腿一按一个坑,久久不回弹——这不是胖了,是水排不出去了。

这像“水邪泛滥”,肾气不足,脾也虚了,水湿停在皮肤腠理间,人就“泡”起来了。

轻的也许只是早晨脸肿,重的会蔓延到全身,甚至胸腔腹腔积水,这就不是小事了。

2.夜尿多,不是喝水多了

明明没喝太多水,夜里却要起来两三趟,尿量还不少。这不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是肾的“收摄”能力弱了。

这是“肾气不固”,尤其尿色淡、人还怕冷时,说明肾阳不足,像炉火不旺,蒸腾不动水液,只能“直来直去”排出去了。

3.尿变样,是肾在“漏水”

泡沫尿:尿完一低头,泡沫像啤酒沫似的堆着,久久不散。这多半是蛋白漏出来了,肾的“滤网”破了洞。

血色尿:尿色像洗肉水,甚至浓茶色,那是血悄悄混进去了,肾小球或小管可能受伤了。

泡沫尿是“精微下泄”,脾肾守不住营养;血色尿是“阴虚火旺”或“气虚不摄”,肾络受伤了。

4.血压过山车,是肾在作祟

血压忽高忽低,头晕、心慌跟着来。别光怪心脏,可能是肾在“闹情绪”。肾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它不好了,血压就容易乱套。

这常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阴不足压不住火,人就容易头胀面红、血压飙升。

2

—The Second—

“垮掉”

是日积月累的虚与堵

肾在中医眼中,是“先天之本”,藏精、主水、纳气。它像个默默工作的老黄牛,但长期过劳、受寒、吃错、累心,都会让它慢慢虚损。

虚:肾阳虚了,就像炉火不旺,水湿泛滥成水肿;肾阴虚了,如同河水干涸,虚火就往上窜,人燥血压高;

堵:湿浊、瘀血堵在肾络,尿毒排不出去,身体就“中毒”了,嘴里有尿味、皮肤瘙痒都来了。

古人早就警告:“肾病者,溺毒上逆,口鼻出腐秽之气,如败卵、如死鱼。”(《诸病源候论》)——说的就是肾衰晚期那股特殊体味,那是肾彻底“罢工”的信号。

3

—The Third—

护肾是每天的小坚持

肾垮了再治,不如早点好好养。中西医在“护肾”这件事上,其实默契得很。

1

管住“上游病”

糖尿病、高血压是伤肾两大“元凶”。血糖压不住,肾血管就像泡在糖水里被腐蚀;血压控不好,肾小球硬得像老树皮。

糖尿病肾,建议喝山药黄芪水,补气养阴,稳住血糖波动;高血压肾,则可以用枸杞菊花茶,滋肾平肝,辅助降压。

2

吃药学会挑

别自己乱吃药!有些药很伤肾。

西药:止痛片、某些抗生素(庆大霉素)、造影剂;

中药: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广防己,以及长期大剂量用雷公藤。

吃药遵医嘱,定期查肾功能。

3

吃饭要清淡

重口味是肾的“慢性毒药”。

盐多→水肿、血压高→伤肾;蛋白过量→尿素氮堆积→累肾。

水肿怕冷时,可以喝黑豆茯苓汤(黑豆30g+茯苓15g),温肾利水;泡沫尿多时,可以煮芡实小米粥,固肾涩精。

4

体检要勤快

别等有症状才查肾!

检查肾功能,有两个关键项: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0mg/g就是早期肾损伤警报;

肾小球滤过率(eGFR):<60提示肾功能减退。

中医也看舌把脉,舌淡胖有齿痕是脾肾阳虚;舌红少苔是肝肾阴虚,这些信号比肌酐升高来得更早。

真到了肾衰竭(即尿毒症),也别绝望。

西医透析是“人工肾”,能救命;中医调理是“修内功”,能延缓恶化、改善生活质量。

透析不可怕,是续命的关键。

若有需要可咨询中医,配合中药温阳,能减轻透析后的乏力、恶心。

护肾,说到底就是护命。每天少点盐、多喝一口水、按时睡一觉、定期查次尿——这些小事,才是对那个沉默的“净水器”,最深的温柔。

图片

简介

北京市“仲景学院”研究学者。1995年毕业北京中医药大学,1998-2001年就读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师从著名中医骨病专家聂莉芳教授,获中医内科硕士学位。

2001年至今在西苑医院肾病科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率先在中医院开展骨穿刺活检。

熟悉肾脏病理,将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候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断探索从不同肾脏病理的中药治疗方案,在继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中医优势,运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探索慢性冒功能不全患者从患病到透析的中药防治,形成了防、治、养体化。对腹膜透析技术及并发症的处理有较深研究。



编辑:ifhealth 来源:名医在线网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分享知识|收获智慧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专注热点收集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最有影响力热点信息分类网站,主要集合图文、知识、日常、娱乐、财经、文化、生活、致富、女性、地区、科技等多类信息分享交流,免费提供最有价值的头条信息平台。
    « 2025年 » « 07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