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闭合心脏房间隔缺损的医疗手段。房间隔缺损属于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心悸、气促、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手术方式主要有外科开胸修补术、经导管介入封堵术两种。
外科开胸修补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胸骨正中切口暴露心脏,在体外循环辅助下直接缝合缺损或使用自体心包片、人工补片材料修补。该方式适用于缺损较大或边缘组织薄弱的患者,术后需密切监测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经导管介入封堵术通过股静脉穿刺送入封堵器,在X线引导下释放至缺损部位完成闭合。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对缺损形态有严格要求,术后需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
手术前需完善超声心动图、心脏CT等检查评估缺损位置与大小,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先药物控制。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定期复查心脏功能与封堵器位置。儿童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尤为重要,家长需保证蛋白质与维生素摄入,监测体重增长曲线。长期随访中若出现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情况需及时干预。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多数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但需终身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牙科或侵入性操作前应告知医生手术史。日常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控制钠盐摄入,避免增加心脏负荷的行为如憋气、负重等。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