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应注意预防感冒,主要通过增强免疫力、保持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接种疫苗等方式实现。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咳嗽、发热等,及时干预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1、增强免疫力
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日睡眠10-13小时。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通过食用柑橘类水果实现,但需避免过量摄入。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可通过母乳获得免疫球蛋白,帮助建立基础免疫力。
2、保持卫生习惯
教导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至少20秒,尤其在饭前便后。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肘部遮挡。定期对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进行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3、合理饮食
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有助于抗体合成。深色蔬菜和水果提供多种维生素,建议每天摄入3-5种不同种类。冬季可适量饮用姜枣茶等温性饮品,但体质偏热儿童需谨慎。
4、适度运动
每日进行1小时户外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选择跳绳、慢跑等有氧运动,运动时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雾霾天气应改为室内活动,避免呼吸道受刺激。
5、接种疫苗
按时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季节性流感,建议每年秋季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能降低继发细菌感染风险,适用于体质较弱儿童。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出现局部红肿属正常反应。
家长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40%-60%为宜。感冒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日常可准备体温计、生理盐水鼻喷等基础护理用品,感冒初期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