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月经情况辨别疾病需关注周期规律性、出血量、颜色质地及伴随症状,常见关联疾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甲状腺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
1、周期异常
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或超过35天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或甲状腺疾病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伴随痤疮、多毛,需通过超声和激素检查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导致周期紊乱,表现为心悸或乏力。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数据,结合性激素六项和甲状腺功能筛查。
2、经量过多
每小时浸透整片卫生巾持续2小时以上,或排出大量血块需警惕子宫肌瘤、腺肌症。子宫肌瘤可能导致压迫性尿频,腺肌症常伴进行性痛经。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症会引发出血不止,需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四项。临床常用氨甲环酸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干预。
3、经血颜色异常
暗褐色经血可能为陈旧性出血,提示黄体功能不足或宫腔粘连。鲜红色大量出血常见于黏膜下肌瘤。粉红色稀薄分泌物需排除妊娠相关疾病。宫腔镜检查能明确子宫内膜状况,必要时行诊刮术送病理检查。
4、痛经程度
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症状包括性交痛和肛门坠胀。盆腔超声可见巧克力囊肿,确诊需腹腔镜检查。原发性痛经可尝试布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钠片等前列腺素抑制剂。
5、经间期出血
非月经期出血可能源于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或内分泌失调。息肉可通过阴道镜或宫腔镜切除,内分泌因素需检测孕酮水平。更年期女性不规则出血要排除子宫内膜癌,建议分段诊刮病理检查。
建立月经日记记录周期长度、出血天数、用卫生巾数量及不适症状,避免过度节食和情绪应激。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宫颈癌筛查,突发剧烈腹痛或大出血应立即急诊。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或游泳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饮食注意补充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铁食物。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