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量少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受损等因素有关。月经量少通常表现为经期出血量明显减少或经期缩短,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宫腔粘连等情况相关。
1、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是导致月经量少的常见原因之一,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或肥胖等因素可能影响激素分泌,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增生不足。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周期紊乱、经期缩短等。可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配合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改善症状。
2、子宫内膜受损
多次人工流产、宫腔手术或严重盆腔感染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形成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无法正常增生脱落时,会出现月经量显著减少甚至闭经,可能伴有周期性下腹痛。需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轻度粘连可遵医嘱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促进内膜修复,严重者需行宫腔粘连分离术。
建议日常保持适度运动,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保证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或盆浴。若月经量持续减少并伴随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等疾病,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