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防治需从生活方式调整、医学监测及疾病管理三方面综合干预,核心措施包括控制体重、合理膳食、规律运动、限制饮酒等。
1、控制体重
体重指数超过24需启动减重计划,通过每日热量负平衡实现3-6个月内减重5-10%。内脏脂肪沉积是脂肪肝重要诱因,腰围男性应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控制在85厘米以下。每周体重下降不宜超过1.6公斤,避免快速减重导致肝功能异常。
2、调整膳食
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克,优选深色蔬菜。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用全谷物替代精米白面。烹调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高温煎炸。每日添加糖摄入不超过25克,含糖饮料应完全戒断。
3、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70%区间。抗阻训练每周2-3次,重点锻炼大肌群。避免连续静坐超过90分钟,每小时应起身活动3-5分钟。
4、限制饮酒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完全戒酒。非酒精性脂肪肝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注意规避含酒精药物及食品,如藿香正气水、酒酿圆子等。戒酒过程中出现戒断症状需医疗监护。
5、医学监测
每3-6个月检测肝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超声检查每年1-2次,弹性成像检测肝纤维化程度。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监测血压、尿酸等指标。出现转氨酶持续升高或肝纤维化进展时,需启动药物治疗方案。
脂肪肝患者应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档案,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和运动指导。合并糖尿病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为130/80毫米汞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需进行夜间氧饱和度监测。所有干预措施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个体化实施,避免自行使用保肝药物或减肥产品。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肝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