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中国西安)由北京新征程公益基金会发起,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的“肾耕致远”慢性肾脏病领域案例征集及临床诊疗能力提升项目,于10月31日下午在西安皇苑华美达广场酒店黄河厅成功举行项目启动会。该项目由30余位肾内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旨在通过深度学术交流与规范化病例研讨,共同提升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诊疗水平。
慢性肾脏病作为一种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其病因多样、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隐匿,且治疗方案需高度个体化。正因如此,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总结并推广有效的诊疗经验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肾耕致远”项目会议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致力于为一线临床医生提供宝贵的决策参考与实践指导。在为期三个小时的紧凑议程中,与会专家围绕多个慢性肾脏病的典型与疑难病例展开了深入剖析。会议内容涵盖了从疾病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并发症管理到长期治疗策略选择的全过程。点评专家们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证据与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病例中呈现的诊疗难点、方案抉择依据及患者预后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热烈讨论。
案例征集 启动仪式
本次启动会议由大会主席、中日友好医院李文歌教授进行开场致辞,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洪丽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蒋红利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孙世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汪年松教授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王俭勤教授主持。
大会主席:

中日友好医院李文歌教授
大会主持: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洪丽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蒋红利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孙世仁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汪年松教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王俭勤教授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李静主任介绍了“肾耕致远”肾性贫血诊疗案例征集流程。经过专家筛选和评审,最后将在2026年6月进行全国总结和成果展示。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李静主任
随后专家组成员齐聚舞台、点亮灯柱,标志着“肾耕致远”项目正式启动。

参与启动仪式的专家有:(按姓氏字母排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付平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郭志勇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蒋红利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洪丽教授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李静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刘军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李冀军教授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伦立德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李文歌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毛慧娟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孙世仁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汪年松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杨向东教授
临床实践 见微知著
1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徐丰博教授
《心肾贫血的“破局者”——培莫沙肽在CKD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恶性高血压是CRAS的驱动因素,严格血压控制,并个性化选择治疗心衰、贫血药物。一例“心肾贫血综合征合并恶性高血压”患者接受培莫沙肽纠正贫血,出院时血压达标、CKD、CVD、贫血相关并发症控制良好,经随访Hb已稳定达标6月余。
2号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钱璟教授
《肾性贫血个体化治疗:挑战与实践——培莫沙肽临床使用病例分享》

两例“CKD-5期伴肾性贫血”患者在将rhEPO替换为为培莫沙肽后,Hb稳定在110g/l左右达半年以上。这2例病例均采用“调整给药间隔替代剂量增减”策略优化培莫沙肽肾性贫血治疗,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可以避免药品浪费。
3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余冲教授
《愿贫血“栓”不住你的心》

一例“CKD-5期伴肾性贫血”患者,入院后进行护肾、排毒、降尿酸和改善贫血治疗,给予培莫沙肽。4周后当地医院复查血红蛋白有所升高,Hb维持在80-110g/l已有6月余。该病例及其类似病例仍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4号 连云港市中医院 丁训芳教授
《DKD腹膜透析患者合并心衰、呼衰、肺部感染贫血治疗1例分享》

一例“CKD-5期伴肾性贫血”患者曾经使用罗沙司他治疗,血红蛋白因各种原因未达标,调整为培莫沙肽1月后基本处于达标状态。在强大的炎症状态下患者血红蛋白并未出现明显下降。
5号 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 陈芷珉教授
《抉择与突破:培莫沙肽腹透患者贫血治疗之路》

一例“CKD-5期伴肾性贫血”患者入院后接受培莫沙肽,血红蛋白维持在101~109 g/l左右。培莫沙肽持续作用时间长,一月一次给药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及定期随访观察,改善长远预后。
6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赵甜甜教授
《培沙聚金,长治久安——一例血液透析合并贫血患者的治疗》

一例“慢性肾衰竭伴贫血”患者接受培莫沙肽,随访Hb稳定在110~120 g/l左右3月余。本案例通过寻找贫血原因,调整治疗方案,间接性改善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使之血色素达标后,并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编辑:ifhealth 来源:医事药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