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谷因 60 万讲课费被罚,但并没有医生多开药…还被同行吐槽太抠门了_全球资讯热分享网(专注热点收集平台)

绿谷因 60 万讲课费被罚,但并没有医生多开药…还被同行吐槽太抠门了


绿谷因 60 万讲课费被罚,但并没有医生多开药…还被同行吐槽太抠门了

  2025-11-17 09:51:41     简体|繁體
http://refenxiang.com/1170827.html

绿谷医药,被罚 40 万。

近日,据信用中国(上海)官网消息,绿谷(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为促进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代号:GV-971)的销售,违规开展多起学术会议,涉及讲课费和餐饮费用超过 83 万元,最终被处以 40 万元罚款。

信用中国(上海)官网截图

到底发生了什么?

花 80 万办 500 多场会议,业内人士:不算多

我们先来详细看看公开的处罚信息。

当事人(即绿谷医药)于 2021 年 5 月成为药品「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2019 年 11 月获批上市)的上市许可持有人。2022 年 7 月开始,为促进「甘露特钠胶囊」的销售,当事人向全国多家医院的医生以学术会议的名义支付讲课费或宴请医生。

部分会议举办过程中,当事人还通过虚构会议、虚构捏造参会人员、以不合理频次组织会议、假借医生本职工作会议名义等方式申报会议费用,表面看似符合内部制度要求,实际上是假借虚构或不合理会议名义,向使用当事人药品的医院科室医生支付费用或宴请医生,以达到促进上述药品销售的目的。

2024 年 7 月起,当事人停止讲课费的支付并进行整改。经核查,自 2022 年 7 月至 2024 年 7 月期间,当事人违规开展学术会议共计 587 场,涉及讲课费 609800 元和餐饮费用 223552.30 元。

因未发现当事人支付讲课费、餐费的金额与医生所在医院的「甘露特钠胶囊」采购金额具有对应关系,未认定当事人的违法所得。

违规花费 83 万余元,最终被罚 40 万,看上去不是一笔小数目。然而,接近绿谷医药的从业人员王明(化名)表示,这在医药领域还不算多的:「之前就有绿谷的销售吐槽,说领导抠搜不愿意给钱,但又要大家做,也挺难的。」

如果以 587 场会议来计,绿谷医药被通报的金额中,场均大约涉及讲课费 1039 元和餐饮费用 381 元——横向来看,确实不算多。

去年 7 月,据信用中国网站披露,江苏一知名药业旗下医药销售有限公司里,3 名药品信息顾问在药品推广工作中,邀请 46 名医生在多个平台上参加学术活动,劳务费就给出了 86.02 万元。

调查详情显示,这些受邀医生回答一份问卷调研可获得 1000 元劳务费,完成一次文献点评可获得 2000~3000 元劳务费,会议设主持、讲者和点评(讨论)角色,不同角色对应不同劳务费,劳务费 1000~3000 元每次等。

最终,该药企被没收违法所得 2344.28 万元,罚款 210 万元。

同期,还有药企被曝出,以推介自家药品为目的,邀请医生参与学术会议并支付劳务费、提供宣传药品的课件,构成在药品销售中给予医生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行为,最终被罚款 60 万元,没收违法所得 338 万。

2024 年 5 月 27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14 部门印发《2024 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其中也特别提到,要重点关注假借学术讲课取酬等方式收受回扣的问题,以「站台式讲课」「餐桌式会议」等为切入点,深入整治接受医药企业变相利益输送的行为。

文件截图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绿谷开始停止讲课费的支付并进行整改。

「这几年讲课费、学术会议是严打的重中之重,类似的情况已经少了许多。」王明表示,目前许多药企都在想办法尽量避免处罚。「比如举办学术会议,不能直接以药企的名义举行,尽量要有学会等第三方共同举办,而且药企还不能是独家赞助,要多家以上。」

「但是绿谷的风格就是硬干,已经头铁好多年了。」王明说,「他们的思路就是想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至于中间有没有虚报的成分,也不好说。」

值得关注的是,与许多药企被罚没违法所得不同,绿谷医药的处罚公示中提到:因未发现当事人支付讲课费、餐费的金额与医生所在医院的「甘露特钠胶囊」采购金额具有对应关系,未认定当事人的违法所得。

也就是说,目前的调查显示,绿谷花出去的 80 万,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医生和医院在开具药品时对甘露特钠胶囊的选择。

「钱花了,事没办,很有可能是花得还不够。」王明说。

药品申请未获批,已停产裁员近 8 成

在这场迟来的处罚中,主角「甘露特钠胶囊」,也已经退出了舞台。

今年 5 月起,甘露特钠胶囊陆续传出断供的消息。6 月,绿谷医药被曝已停产甘露特钠胶囊,将关闭相关办公区、生产区。

绿谷医药一度发布公告,后又删除

随后,有接近绿谷医药的相关人士向丁香园证实,停产消息属实,原因是「甘露特钠胶囊药品注册证已到期」。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绿谷员工已停工 3 个月,工资按最低要求发。

2019 年 11 月 2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消息,有条件批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原创新药甘露特钠胶囊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兹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有条件批准」,指的是药品尚未完全获得全部确证性临床数据,但已有足够证据显示其可用于治疗严重危及生命或罕见疾病、且临床急需、疗效明确或相对优势显著,监管部门可以提前批准上市,并要求企业在上市后补充研究数据。

有条件批准有效期为 5 年,在此期限内,药企需补充提交相关数据,申请转为正式批准。

显然,停产意味着绿谷没能在规定期限内补完这份「作业」。

8 月 12 日,又有消息传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务服务门户的「药品通知件送达信息」中出现了甘露特钠胶囊。但是,出现在「通知件送达」而非「批准证明文件送达」意味着甘露特钠胶囊未获批准。

图片

国家药监局官网截图

绿谷超期补交的「作业」,也最终没能通过审核。

至此,这款从问世以来就争议缠身的药物迎来最终结局。同期,绿谷被曝出裁员近 8 成,仅留一小部分员工继续支持临床即时检验。有业内人士透露,赔偿标准为 N。

截至目前,绿谷医药官网已暂停更新。天眼查显示,今年 7 月起,绿谷医药先后新增多条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和股权冻结信息。

天眼查截图

根据绿谷官网信息,除去甘露特钠胶囊,其旗下产品中,仅余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为独家品种。

策划:z_popeye|监制:islay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ifhealth 来源:丁香园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分享知识|收获智慧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专注热点收集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最有影响力热点信息分类网站,主要集合图文、知识、日常、娱乐、财经、文化、生活、致富、女性、地区、科技等多类信息分享交流,免费提供最有价值的头条信息平台。
    « 2025年 » « 11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