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纵隔子宫通常是先天性的,由胚胎发育时期双侧副中肾管融合不全导致。后天因素如宫腔手术操作也可能引起类似表现,但概率较低。

胚胎期双侧副中肾管在发育过程中若未完全融合,残留的纵隔组织会形成不全纵隔子宫。这种先天畸形可能伴随子宫外形正常但宫腔形态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痛经或反复流产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宫底部向宫腔内突出的纵隔组织,但未达宫颈内口水平,与完全纵隔子宫相区别。

极少数情况下,宫腔粘连综合征等后天病变可能形成类似纵隔的结构。多次人工流产、宫腔镜手术或严重宫腔感染后,纤维瘢痕组织可能在宫腔内形成隔膜样改变。这类患者往往有明确的手术或感染病史,影像学检查显示隔膜组织质地与先天纵隔不同,且多伴有宫腔容积缩小等其他异常表现。

确诊需结合三维超声或宫腔镜检查。无症状者可不处理,有生育需求或反复流产者可行宫腔镜下纵隔切除术。术后建议避孕3个月待子宫内膜修复,妊娠后需加强监测防止子宫破裂。日常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定期妇科检查评估恢复情况。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妇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