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国际眼科顶刊《Ophthalmology》刊发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何明光教授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重复低强度红光治疗联合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控制效果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这项研究探索了将重复低强度红光疗法(RLRL)与角膜塑形镜(Ortho-k)联合控制儿童近视的新思路。相较于其他近视干预方法,角膜塑形镜是唯一一种可以使儿童在白天“脱镜”,无需戴眼镜或隐形眼镜的非手术干预方法;同时,RLRL被证明是目前最有效的近视控制方法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将RLRL与Ortho-k相结合,不仅能够实现最佳的近视控制效果(1年眼轴平均缩短0.02毫米,代表近视的回退,86.2%的儿童1年眼轴进展<0.10毫米),还能实现白天“脱镜”的目标。这一联合治疗方法为近视儿童提供了最理想的近视控制方案,不仅让他们在白天无需戴镜,从而最大化体育活动能力,同时也实现了近视进展的最大控制。
这项为期12个月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单盲设计临床试验,共招募了48名年龄在8-13岁之间的儿童,他们初次验配角膜塑形镜时的散瞳等效球镜度数为-1.00至-5.00 D,并且在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1年期间,每年眼轴长度(AL)增长量仍 ≥ 0.50 毫米。所有受试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RLRL联合Ortho-k(RLRL combined with Ortho-K, RCO)组和Ortho-k组。Ortho-k组每晚戴Ortho-k镜8小时及以上,而RCO组则在此基础上每天进行两次、每次3分钟的RLRL治疗。考虑到Ortho-K后改变了眼球的屈光度,主要结局指标设为12个月后眼轴长度相对基线变化量。
最终共有47名(97.9%)儿童被纳入分析(RCO组30名,Ortho-k组17名)。研究结果显示,在试验前仅戴Ortho-k期间,RCO组和Ortho-k组年平均AL变化量分别为 0.60毫米/年和0.61毫米/年。干预12个月后,RCO组校正后平均AL变化量为-0.02毫米(95%置信区间,-0.08至+0.03毫米),Ortho-k组为0.27毫米(0.19至0.34毫米),两组AL变化量的组间均差为-0.29毫米(-0.44至-0.14毫米)。达到裸眼视力大于20/25的儿童比例在RCO组(64.3%)和Ortho-k组(65.5%)中相似(Chi2检验,P=0.937)。此项研究表明,RLRL联合Ortho-k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还可以为儿童带来令人满意的裸眼视力,减少他们白天对矫正眼镜的依赖。
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补充与更新,以及近视防控新手段和新思路的不断拓展,联合治疗正成为近视防控领域的新趋势。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预示着未来近视治疗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为全球近视患者带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编辑:ifhealth 来源:医事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