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国爱眼日主题活动周期间,由北京眼视光学会主办的“2024眼科嘉年华低强度红光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讨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功举行。
汇聚了国内眼科、光生物安全领域一线专家的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分享了低强度红光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就如何将这些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专家共识”并推动低强度红光技术更好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讨会由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药监局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近视诊疗与防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瞿佳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药监局器械审评中心创新技术评审专家王乐今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来自全国三甲医疗机构的眼科专家及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等全国各地的近视防控学者参加会议。
图为翟佳教授致辞
瞿佳教授致辞提到,做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保护工作离不开技术手段,近年红光技术脱颖而出,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重视,国家药监局也积极关注红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希望会议对红光技术的应用前景要充分研讨。
图为王乐今教授致辞
王乐今教授在致辞中肯定了红光技术的价值,他表示科学无国界,安全有效的红光防控近视产品,不只是我国的需要,也是全世界的需要,产业界要有国际化视野,勇于走国际化道路。
研讨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接英教授视频连线介绍了应用同仁朴光近视弱视治疗技术开展的650nm红光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成果。
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秘书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副院长陈洁教授在题为“低强度红光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的专题报告中强调脉络膜的厚度增加和血流改善可能是控制近视增长的重要手段。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博导,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马进教授以“低强度红光照射眼底影响分析”为题,说明只要红光停用后有关指标能回归正常,眼底出现病变的几率就非常小,目前的研究为开展更长期安全性的研究,提供了信心和实证依据。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殷小龙教授认为,红光技术目前积累的临床数据,已经证明了其有效性,作为一名小儿眼科医生,他更加重视安全性,期待未来能有更长时间、更大样本的安全性研究成果,专家共识应该更加重视使用指针、适应症和临床工作中观察指标的规范,以利于基层开展工作。
在圆桌讨论环节,专家们先后围绕“如何推动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成为专家共识”、“临床数据是否能够验证低强度红光的安全性”、“低强度红光作为近视防控适宜技术的推广路径”以及“低强度红光在近视管理及治疗上的发展机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本次专题研讨会成为眼科临床界交流和学习低强度红光技术的平台,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近视防控最新技术与学术交流的讯息。
[ 责编:李然 ]
来源:光明网
编辑:ifhealth 来源:凤凰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