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人体的能量补给站和毒素排污工厂,人一生中约有70吨食物经由肠道代谢转化为营养物质,约80%的毒素由肠道排出。
肠道虽然归属消化系统,但它的职能却牵涉全身。
人体70%的免疫力来自肠道,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与肠道功能紊乱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第
1
点
—The First—
肠道对人体到底有多重要?
人吃下去的食物,经过胃部初步消化成食糜,会进一步运送到小肠。
进入小肠后,胰腺和小肠壁分泌各种酶,以便进一步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胰淀粉酶分解淀粉,而胰脂肪酶分解脂肪。
而小肠壁分泌的肠腔酶,促进最终的消化和吸收,把营养物质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被吸收到血液和淋巴中。
未被吸收的物质进入大肠。在大肠中,水分和电解质被进一步吸收,形成较为固态的粪便。
除了基础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肠道还是我们免疫系统中的一个警报员。
作为体内最抗脏的一个器官组织,肠道拥有强大的黏膜免疫屏障和肠道菌群。
图源:soogif
约70-80%的免疫细胞位于肠道,能识别细菌、病毒、真菌等,帮助免疫系统作出快速应答,消灭病原体。
健康的肠道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防止过度活跃或低活跃状态,从而帮助身体抵抗感染和疾病。
此外,肠道和大脑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被称为肠-脑轴。
肠道的健康状况可以影响情绪、压力水平和认知功能。
一些研究甚至发现肠道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和焦虑)之间存在关联。
第
2
点
—The Second—
牵一“肠”动全身
虽然肠道有防卫和自愈能力,但这并不代表它可以被无限制地糟蹋和破坏。
油腻食物、吸烟酗酒、久坐不动、乱吃保健品、滥服抗生素、节食减肥……都能透支肠道,使其出现功能紊乱,最终可能让一系列疾病“趁虚而入”。
疾病一
腹泻
腹泻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多。
便便变水样或半流质状态,一般吃错东西导致过敏或细菌、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
当然,也可能是疾病或情绪焦虑引起的,如肠易激综合征、胰腺、胆道等疾病。
腹泻还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腹泻:大便次数频繁、症状重;病程一般不超过3周;通常由食物中毒、肠道感染及药物作用等原因引起;
慢性腹泻:大便次数较少、症状较轻;持续时间>2个月或间隔2至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可见于急性腹泻未及时治疗或痢疾、结核、癌症等。
疾病二
便秘
图源:soogif
常年大鱼大肉、少喝水、不吃蔬菜……都易导致肠道运输力不足让粪便“压货”造成堵塞引发便秘。
而一些结肠、肛门疾病也可能导致器质性便秘发生。
一般每周少于3次排便,且较硬时就要注意了。
疾病三
癌症
肥胖、缺乏运动、抽烟喝酒、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等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都是伤害肠道的隐形祸首。
80%的结直肠癌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很多人在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
一旦发现以下4个症状千万不要不当回事:
经常便血:大便暗红色或柏油色
腹痛包块:有阵发腹部绞痛、右侧中腹部可摸到较硬肿块
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与过去有明显变化,总排不干净
全身性状: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不明原因的乏力、疲劳、消瘦
第
3
点
—The Third—
如何关爱我们的肠道
被伤透的肠道是很难被修复和弥补的,平时一定要好好关照这位模范员工。
1
合理膳食
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正常的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并提供营养物质给肠道内的有益菌。
摄取蔬菜、水果、全谷类、坚果等多种食物,可以获得多种不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内微生物的多样性。
高糖和高脂食物可能导致肠道内有害菌的过度生长,因此应该适度摄取这些食物。
精加工食品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和糖分,这可能对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更偏向于选择天然、未加工的食物。
入口的食材一定要清洗干净,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2
建立排便习惯
尽量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段排便,建议早上起床后或者餐后2小时如厕。
这有助于培养肠道的生物钟,提高排便的效率。
当感觉到排便的需要时,应该尽快找到合适的地方排便,避免憋便。憋便可能导致粪便在肠道内过度干燥,增加便秘的风险。
3
适当运动,避免久坐
图源:soogif
长时间坐着可能导致血液在身体中的滞留,包括在肠道。
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使氧气和营养物质更好地输送到肠道组织。
可每天做30~60分钟有氧运动,如跑步、瑜伽、骑车等。
4
保持心情愉悦
长期的精神紧张可能对肠道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会有效管理压力对于维护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5
补充有益菌
图源:soogif
益生菌可以产生特有的酶类,帮助消化吸收并抑制有害菌生长。
食用酸奶、奶酪、发酵蔬菜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有助于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
除此之外,还可以服用益生菌制品,补充乳酸菌素。
6
体检筛查
定期给自己的肠道做体检。
建议45岁后,每10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
有肠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提前开始筛查且增加检查频率,可每3年检查一次;
如果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每 3-5 年检查一次;
有肠息肉史,特别是大的或多发的息肉,也可增加筛查频率,每 1-3 年检查一次。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养成早期筛查的习惯,将肠癌检测列入体检项目中。
只有采取多种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病率。
愿我们都能拥有健康的肠道!
编辑:ifhealth 来源:名医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