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开水就是长寿水!医生:会喝水的人能防4种常见病_全球资讯热分享网(专注热点收集平台)

白开水就是长寿水!医生:会喝水的人能防4种常见病


白开水就是长寿水!医生:会喝水的人能防4种常见病

  2025-04-08 00:17:45     简体|繁體
http://refenxiang.com/1141001.html

对于人类来说,很多基本生理功能的执行都离不开水。

水占了人体的60%-70%,要有足够的水,人体才能平衡体内温度,保持细胞存活。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每天的水分损失小于体重的2%。

一旦缺水占比大于2%,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都会发出警报。

所以别小看一杯水的重要性!

没有水我们压根没法生存,甚至可以说,水的即时重要性超过蛋白质、脂肪等其他营养物质。

1

—The First—

每天多喝水

远离4大常见病

1

糖尿病

当人体处于缺水状态时,一方面血液会像糖浆般浓稠,葡萄糖浓度被动升高;另一方面会导致细胞外液不足,胰岛素难以将葡萄糖送入细胞。

于是糖尿病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到来了。

日饮用1.5-2升水,相当于给血液安装「动态稀释器」,能将血糖浓度降低10%-15%,就像用清水冲洗沾满蜂蜜的杯子,水越多,残留的糖分就越少。

并且水起到了「润滑液」作用,为细胞打开通道,让血糖顺利进入细胞供能。

2

便秘

大肠天生爱回收粪便水分,身体缺水时它会疯狂吸干粪便,变得干硬如石块,自然也就难以排出。

另外能促进排便的膳食纤维其实类似海绵,需要喝足水将体积膨胀3-5倍,才能刺激肠道蠕动。

3

肾结石

肾结石的核心成因是尿液中钙、草酸盐、尿酸等物质浓度过高,像“糖水蒸发成糖块”一样析出结晶。

而多喝水,让每日尿量保持在2升以上时,钙、草酸盐等结晶成分才能被轻易溶解,减少结石形成风险。

4

心血管疾病

血液太稠就像加了滤镜的网红照——失真又危险。

有研究证实,充足饮水可使血液黏稠度降低40%,心脏泵血时就像开了顺滑模式。

不仅给血液开启了"稀释模式",让血小板不再扎堆,降低血栓形成的概率,还能改善血糖环境,起到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2

—The Second—

科学喝水

白开水就是长寿水

喝多少

普通成年人每天需水量 = 体重(kg)×30ml。例如60kg的人每天至少喝1800ml水。

不过饮水量要根据环境以及身体情况进行动态调节,比如干燥高温的环境下每天可以多喝500ml;孕妇每日增加300ml,哺乳期额外增加500ml,中等强度运动(如跑步、骑车、游泳、家务劳动)后可额外补水500-1000ml,但不要一口气喝完。

怎么喝

少量多次:每次喝200ml,1-2小时补充一次,避免一次性猛灌500ml以上。

主动慢饮:用吸管杯小口慢饮,减少呛咳风险。尤其要提醒的是别等口渴再喝水,这时身体已缺水超2%,处于轻度脱水状态,长期如此容易引发便秘等问题。

什么时候喝

晨起刷完牙:300ml温水冲走“熬夜血”;

晨起后每2小时:补充200ml以上的水分,像“定时浇花”保持尿流持续;

睡前1小时:100ml防夜间脱水,心衰患者减半。

喝什么

首选白开水:无热量负担,可加柠檬片/薄荷叶调味;

次选矿泉水:含镁、钙的硬水可增强代谢(硬度<200mg/L);

忌口黑名单:含糖饮料,不仅是糖罐子,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和代谢疾病等风险;还会使尿钙浓度飙升50%,诱发肾结石等疾病。

水温有讲究

饮用水的最佳温度在10-40℃,65℃以上的热水是食道癌的帮凶,而<10℃的凉水容易刺激血管,引发胃绞痛,不是好选择。

3

—The Third—

这些情况别硬扛

立即就医!

科学喝水后,仍出现以下症状提示严重疾病,不要硬扛及时就医。

表现一

尿液异常持续3天

血尿、酱油色尿→警惕肾炎/泌尿系肿瘤

尿量骤减(<400ml/天)→急性肾衰竭前兆

表现二

口渴与多尿并存

每天喝水>3000ml仍口渴,伴体重下降→糖尿病或尿崩症信号

表现三

水肿不退

晨起眼睑/面部水肿+尿泡沫多→肾病综合征可能

表现四

头疼伴恶心

补水后头痛未缓解,伴喷射状呕吐→警惕脑水肿或颅内病变

科学喝水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但打破这道防线后,单靠喝水是无法弥补,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一定要重视,及时就医,及早治疗。

如有相关问题

点击下图 预约医生

↓↓↓

简介

北京市“仲景学院”研究学者。1995年毕业北京中医药大学,1998-2001年就读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师从著名中医骨病专家聂莉芳教授,获中医内科硕士学位。

2001年至今在西苑医院肾病科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率先在中医院开展骨穿刺活检。

熟悉肾脏病理,将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候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断探索从不同肾脏病理的中药治疗方案,在继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中医优势,运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探索慢性冒功能不全患者从患病到透析的中药防治,形成了防、治、养体化。对腹膜透析技术及并发症的处理有较深研究。



编辑:ifhealth 来源:名医在线网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分享知识|收获智慧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专注热点收集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最有影响力热点信息分类网站,主要集合图文、知识、日常、娱乐、财经、文化、生活、致富、女性、地区、科技等多类信息分享交流,免费提供最有价值的头条信息平台。
    « 2025年 » « 0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