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日常护理。抗生素滴耳液、鼓膜修复术和保持耳道干燥是常见干预手段。
1.药物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感染。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能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需每日3次连续使用7天。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适用于伴随全身症状者,疗程通常10-14天。黏液溶解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改善中耳积液,每日3次餐前服用。
2.手术治疗针对反复发作或并发症患者。鼓膜切开置管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留置通气管6-12个月以改善通气。乳突根治术适用于合并胆脂瘤病例,需全麻下清除病变组织。鼓室成形术能修复穿孔鼓膜,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
3.日常护理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游泳时佩戴专用耳塞,沐浴后用电吹风低温档距耳部20厘米吹干。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和菠菜,限制奶制品摄入以减少黏液分泌。鼻腔冲洗每日2次可维持咽鼓管通畅,使用生理盐水配合洗鼻器操作。
慢性中耳炎需根据病程阶段选择个体化方案,急性期及时药物控制,慢性病例考虑手术干预。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和潜水活动,定期复查听力检测。合并听力下降或眩晕症状应立即就诊,长期未愈可能需听力重建手术。规范治疗配合日常管理可使80%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