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天气变化剧烈,雷电、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混合型强对流天气来袭。
据多家媒体报道,4 月 11 日凌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短短 4 小时共接诊了 310 名患者,均为「雷暴哮喘」患者。
视频截图
「雷暴哮喘」是一种什么的疾病?会带来哪些危害,又该如何应对?
全球记录 26 起,何为「雷暴哮喘」?
雷暴哮喘(thunderstorm asthma)是指当地附近发生雷暴后观察到的急性哮喘病例的增加。顾名思义,雷暴哮喘只有在特定人群、特定气象和环境因素同时具备时才会发生,因此比较少见。
出现了雷暴哮喘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哮喘的典型症状,例如咳嗽、喘息和呼吸短促。这些症状通常在使用了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会得到改善。
尽管少见,雷暴哮喘一旦发生,受到影响的人群数量可能非常庞大,在极少数情况下,雷暴性哮喘还可能致命。[1]
雷暴究竟为何会引发哮喘?这一疾病所涉及的气象活动非常复杂。
雷暴发生时,花粉(和/或孢子)被温暖的上升气流卷入云底,风暴产生的离子电荷差异使得花粉(和/或孢子)破碎成更细的颗粒,同时,花粉(和/或孢子)吸收水分膨胀和破裂也会分解成更小的碎片。如直径 >35µm 的黑麦草花粉经过这一过程,会被破碎成直径 <3µm 的颗粒。
这些大量的微小颗粒被凉爽的下降气流和阵风吹到地面,它们可以绕过鼻咽过滤,被吸入支气管及细支气管,通常会在几分钟内诱发急性支气管痉挛。[1]
雷暴哮喘的机制示意图(图源:参考资料 1)
这种早期哮喘反应的特点是 IgE 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以及粘膜水肿和粘液产生。随后可能会出现持续的 Th2 淋巴细胞激活、炎症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和/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从而使哮喘反应持续存在。
有统计显示,迄今为止全球有记载的雷暴哮喘共有 26 起,其中,墨尔本记录了 7 起,并于 2016 年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雷暴哮喘事件——数千人因雷暴出现哮喘症状,最终造成 10 人死亡。
一项对 2016 年墨尔本雷暴哮喘事件的分析研究[2]记录,当雷暴气流到达时,空气中破裂的牧草花粉(grass pollen)粒数量增加了 250%,同时在风暴流出中观察到 PM10 增加、相对湿度高、温度降低和臭氧浓度低,这些变化都与破裂牧草花粉(grass pollen)水平增加相关。
研究还指出,在此次雷暴哮喘事件前 6 小时观察到的高臭氧水平,可能是即将发生雷暴哮喘事件的关键早期指标。
而在我国,2018 年 9 月,陕西省榆林市记录一起雷暴哮喘事件。一篇回顾性分析[3]纳入了榆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 56 例雷暴哮喘患儿,其中超半数为首次发病(51.79%),有过敏性疾病史 48 例(85.71%),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14 例(25.00%),过敏原包括蒿(78.57%),尘螨(55.36%),霉菌(50.00%)等。
2022 年 9 月 8 日,宁夏地区记录一起雷暴哮喘事件。一项调查分析[4]纳入了雷暴发生 24 小时内就诊的 320 例雷暴哮喘患者,结果显示,雷暴天气发生后第 1h 至第 4h 内就诊人数最多(52.7%),14 岁至 40 岁之间发病人数最多(58.4%),常见症状包括喘息(70.9%),气急(64.4%),咳嗽(40.0%)及胸闷(12.8%)。
其中有 13.8% 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78.1% 合并过敏性鼻炎,8.8% 合并荨麻疹。轻度哮喘最多(92.8%),中重度较少(7.2%)无极重度哮喘,有 5 人收住入院治疗。
花粉高峰 + 雷暴天气,如何预防应对?
花粉高峰+雷暴天气,是雷暴哮喘发生的关键因素。
作为全球范围内第一大户外气传过敏原,牧草花粉(grass pollen)被认为是引起雷暴性哮喘的重要过敏原之一。此外,真菌孢子和其他类型花粉(如橄榄花粉),也被认为与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的一些雷暴哮喘事件存在关联。
以上一次雷暴哮喘发生的 2023 年为例。据当时内蒙古天气播报,呼和浩特市花粉浓度高峰值与雷电发生落入呼和浩特市区时间一致。
2023 年 9 月 1 日呼和浩特市花粉浓度折线图,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红色:玉泉区、绿色:新城区、深蓝色:赛罕区、浅蓝色:回民区花粉浓度数值(图源:内蒙古天气)
2023 年 9 月 1 日 19 时呼和浩特市周边闪电发生情况(图源:内蒙古天气)
多项研究认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如哮喘及花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是雷暴性哮喘的高危人群,但也有研究显示,超过 50% 的雷暴哮喘发作人群之前从未确诊过哮喘,不过,其中约 26% 的人可能为潜在哮喘(latent asthma)患者。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前任主委王良录表示:「出现雷暴哮喘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对花粉过敏,还有一小部分对真菌过敏。这些患者有的曾经出现过哮喘发作,有的并没有,都属于易感人群。
对于曾在花粉季节有过哮喘发作的患者来说,一定要接受正规的哮喘治疗,如吸入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 +长效 β 受体激动剂,有条件的患者也可以在花粉季节之前,提前一个月接受抗 IgE 单抗治疗,减少雷暴天气哮喘的发生。」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尹佳也建议:「对从无哮喘发作的花粉鼻炎患者,建议也备一支救急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吸入药控制不佳者,可以选择注射奥马珠单抗。对已有哮喘的患者,一定坚持吸入平喘药。」
在 2016 年 11 月 21 日的墨尔本雷暴哮喘事件中,哮喘入院人数增加了十倍,急诊就诊人数也有类似增加。35 名患者被送入重症监护室,5 名患者在医院死亡,另有 5 人在等待救助时死亡。
2016 年墨尔本雷暴(图源:新闻截图)
一篇对墨尔本雷暴哮喘事件的总结性论文[5]指出,在事件中如何识别和管理患者尤为重要。
研究显示,雷暴哮喘事件中大部分受影响的患者都没有使用哮喘一线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可以在易受影响的花粉季节,对被诊断为哮喘或有雷暴哮喘病史的人定期使用 ICS,同时充分控制过敏性鼻炎来控制哮喘,还可以采用特异性过敏原免疫疗法进行脱敏诱导对相关过敏原的长期免疫耐受。
王良录表示,应对雷暴哮喘,首先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尤其是让有过花粉季节哮喘发作史的患者应接受正规治疗,另外也可以准备一些应急药物,如短效 β 受体激动剂吸入剂等,一旦发作可以应急使用,尽快缓解症状。」
王良录还提到了医院与气象、医政部门的联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气象部门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医院做好应急准备,应对大规模的就诊患者。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发布预警,让患者提高警惕,减少外出、及时用药对症治疗,来减少或减轻雷暴哮喘的发作。」(策划:z_popeye|监制:gyouza、islay)
雷暴哮喘相关建议 图源:根据专家建议整理
致谢:本文经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前任主委 王良录 专业审核
题图来源:央视新闻
参考资料:
[1]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501467/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646293/
[3]刘芳,罗巧英,李元霞,等.2018年榆林地区56例儿童雷暴哮喘回顾性分析[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3, 17(1):22-26.
[4]严梅,靳泉鹏,褚娇娇,等.一起群体性雷暴哮喘的调查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 2023, 45(3):270-273.
[5]https://www.jaci-inpractice.org/article/S2213-2198(20)31133-8/fulltext
[6]张珒珒,刘光辉,高亚东.雷暴性哮喘的易感因素与社会防治对策[J]. 2021.DOI:10.3969/j.issn.1673-5625.2021.03.011.
编辑:ifhealth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