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可通过便血、肛门肿物脱出和肛门瘙痒疼痛三个典型症状自测。内痔以无痛性便血为主,外痔表现为肛周肿块和疼痛,混合痔兼具两者特征。保持饮食清淡、避免久坐可预防,症状持续需就医。
1. 便血是痔疮最常见症状
鲜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多由内痔黏膜破损导致。排便用力、便秘或腹泻会加重出血。记录出血频率和量,偶发少量出血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持续出血需肛肠科检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2. 肛门肿物脱出提示病情进展
排便时肛门口出现柔软肿块,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推回或长期脱出。外痔形成的皮赘在肛周呈葡萄样突起,久坐摩擦可能导致血栓性外痔。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能缓解肿胀,脱出物无法回纳应立即处理。
3. 肛门不适影响生活质量
瘙痒多因分泌物刺激皮肤引起,疼痛常见于血栓性外痔和急性发作期。避免抓挠和使用碱性肥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局部涂抹含利多卡因的痔疮膏可止痛,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推荐燕麦、火龙果和奇亚籽。避免搬运重物和长时间如厕,办公族每小时起身活动3分钟。症状反复或加重时,专科医生可能建议硬化剂注射、套扎术或PPH手术。肛门指检和肛门镜能准确判断痔疮类型和分期,孕期等特殊人群需个性化治疗方案。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