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智齿的判断依据包括牙龈肿痛、后牙区压迫感、牙齿排列变化等,可通过口腔检查或影像学确诊。智齿萌出时可能引发炎症、邻牙移位等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观察、药物或拔除处理。
1.牙龈肿痛与发炎
智齿萌出过程中最常见的症状是第三磨牙周围牙龈红肿、触痛,尤其在咀嚼时加重。部分患者伴随冠周炎,出现自发跳痛、张口受限或淋巴结肿大。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每日3次冲洗,配合布洛芬缓解疼痛。若化脓需口腔科切开引流。
2.后牙区异常压迫感
未完全萌出的阻生智齿可能推挤相邻第二磨牙,产生持续钝痛或酸胀感。用舌尖探查可感知牙龈下有硬物顶压。拍摄曲面断层片能清晰显示牙齿角度,倾斜超过30度的阻生齿建议预防性拔除,避免造成邻牙牙根吸收。
3.牙齿排列改变
下颌智齿萌出力量可能导致前牙拥挤复发,原本整齐的门牙出现0.5-2mm移位。正畸患者需特别关注,口腔正畸科建议在矫正结束后6个月内评估智齿状态。存在牙列拥挤时,拔除智齿后配合正畸保持器可恢复80%以上排列。
4.萌出位置异常
上颌智齿可能向颊侧倾斜导致黏膜反复咬伤,下颌智齿舌向倾斜易形成食物嵌塞。使用牙科探针可检测到盲袋深度超过3mm,这类情况需手术拔除。微创拔牙采用超声骨刀分割牙根,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24小时内冰敷可减少肿胀。
智齿问题需结合症状与影像学综合判断,18-25岁是评估最佳时期。出现持续疼痛、咀嚼障碍或牙齿移位时,建议拍摄CBCT明确牙齿位置。无症状正位智齿可保留,但需每年口腔检查监测变化,阻生智齿越早处理并发症越少。日常使用单束牙刷清洁智齿区域,预防冠周炎发生。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