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主要因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导致,可通过调整睡姿、减重、使用口腔矫治器等方法改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需及时就医。
1. 调整睡姿
仰卧时舌根后坠易阻塞气道,侧卧可减少打鼾频率。选择适合高度的枕头,保持颈部自然弯曲。孕妇或肥胖者可尝试半卧位睡眠,用枕头支撑背部。
2. 控制体重
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气道,BMI超过25需减重。每日减少300-500大卡摄入,优先选择高蛋白、高纤维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快走、游泳较安全。
3. 口腔矫治器
下颌前移式矫治器可扩大咽腔空间,适合轻度阻塞患者。需口腔科定制,每晚佩戴可能引起短暂牙酸。舌保持器适合舌根后坠人群,需配合呼吸训练使用。
4. 鼻腔护理
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缓解鼻塞,过敏性鼻炎患者需使用鼻喷激素。睡前避免饮酒,酒精会松弛咽部肌肉。干燥环境使用加湿器保持50%湿度。
5. 医疗干预
持续正压通气(CPAP)是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首选,需专业压力滴定。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切除多余软组织,恢复期约2周。射频消融术创伤较小,适合特定解剖结构异常。
长期打呼噜伴晨起头痛、白天嗜睡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儿童打鼾可能与腺样体肥大有关,应尽早就诊耳鼻喉科。戒烟、控制晚餐量、建立规律作息对改善症状有协同作用。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