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天气越来越热了,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不爱吃饭了,胃口下降了很多,大家可能会把这种食欲的变化归咎于饭菜做得不可口,或者是炎热让人没胃口。
但别忘了胃口是由脾胃决定的,所以,每当进入夏季,我们都要关注下孩子脾胃虚弱的问题。
第
1
点
—The First—
夏季是孩子脾胃的“大考”
夏季气候湿热交织,中医认为“湿邪困脾”。
脾主运化水湿,但“喜燥恶湿”,湿热环境易导致脾阳不振,运化能力下降。
孩子“脾常不足”,本就虚弱的脾胃在湿邪侵袭下,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运化,形成积食、腹胀等问题。
此外,高温导致孩子多汗,气随汗泄,进一步削弱脾气,形成“外热内虚”的恶性循环。
同时入夏后,孩子明显偏爱冷饮以及冰镇水果,这些寒凉食物直接损伤脾胃阳气。
中医认为“脾主升清”,寒邪会抑制脾阳的升发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缓、消化酶分泌不足,引发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
所以一旦入夏,孩子的脾胃都在接受大考,而“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使大多孩子一败涂地,每天都吃不好,吃不香。
第
2
点
—The Second—
孩子脾胃不好的五大信号
食欲异常:挑食厌食或暴饮暴食后口臭、打嗝,而胃不和则卧不安,夜间哭闹、失眠的情况也会时有发生。
排便紊乱:长期便秘或腹泻,大便黏腻、夹杂未消化食物。
体质下降:反复感冒、咳嗽,夜间盗汗,睡觉眼睛闭不紧,还老爱磨牙。
发育滞后:身高体重不达标,肌肉松软,头发稀疏枯黄。
情绪不稳:易烦躁哭闹,中医认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脾虚易致肝气犯胃。
第
3
点
—The Third—
夏季儿童
脾胃调养三法则
1
饮食调理
夏季饮食以“甘淡温平”为原则,甘淡食物如薏米、茯苓、冬瓜等,既能健脾利湿,又不会助长湿热,避免“湿困脾阳”引发的食欲不振和代谢紊乱。
这里可以试试健脾祛湿的黄金搭配——三星汤。
麦芽10g、谷芽10g、山楂5g煮水,可起到消积化滞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试试小米南瓜粥,可温养胃气,适合病后恢复。
2
推拿按摩
推拿通过刺激脾经、胃经及相关穴位,直接调节经络气血运行,促进脾胃升清降浊功能。
已有相关研究证实,推拿中的捏脊疗法能激活交感神经,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减少腹泻发生。
沿脊柱两侧从下向上捏提皮肤,每日3-5遍,增强脾胃功能,不过要注意避开饭后1小时。
3
生活养护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晚餐不过饱;避免追喂、哄喂,营造轻松进食环境。
规律运动有助脾胃运化,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户外活动1小时,推荐拍球、跳绳等促进肠道蠕动。
睡眠充足可养阳气,早睡早起,在21点前入睡,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午间小憩不超过1小时,防气机壅滞。
文中提及的脾胃不好都是非病理性的,可以只通过饮食金和生活习惯来调理。
但一旦出现长期积食、体质不佳、经常生病、个子矮小等情况,说明已经发展到了病理性脾虚,光靠饮食调整已经不行了,需要尽早找医生系统地调理一下。
编辑:ifhealth 来源:名医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