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与肠粘连是两种不同的肠道疾病,肠梗阻指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肠粘连则是腹腔内异常纤维组织粘连导致的肠道活动受限。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肠粘连可能无症状或表现为慢性腹痛、消化不良。
1、病因差异
肠梗阻通常由机械性阻塞引起,如肿瘤、粪石、肠套叠或疝气嵌顿,也可能因肠道动力障碍导致麻痹性梗阻。肠粘连多继发于腹部手术、感染或创伤,腹腔内炎症反应促使纤维蛋白沉积形成粘连带。
2、症状特点
肠梗阻症状突发且剧烈,出现阵发性绞痛、频繁呕吐胆汁样物、腹部膨隆及肠鸣音亢进,完全梗阻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肠粘连症状隐匿,多为间歇性隐痛或进食后腹胀,严重粘连可诱发不完全性肠梗阻。
3、影像学表现
肠梗阻X线立位片显示阶梯状液气平面,CT可见梗阻近端肠管扩张与远端塌陷的"移行带"。肠粘连CT可能无异常,或见肠袢固定成角、肠系膜增厚,增强扫描可显示粘连带。
4、治疗方式
肠梗阻需禁食胃肠减压,绞窄性梗阻需紧急手术解除梗阻,可选用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道支架置入术。肠粘连无症状者无须治疗,症状明显者可尝试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术后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再粘连。
5、预后风险
肠梗阻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和感染性休克,病死率较高。肠粘连易反复发作,多次手术会增加粘连程度,可能发展为慢性腹痛或营养不良。
术后患者应早期下床活动预防粘连,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至低渣食物。出现持续腹痛伴呕吐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泻药加重病情。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肠道情况,营养不良者可补充肠内营养制剂。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