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腰椎损伤的紧急治疗主要包括制动固定、冷敷镇痛和及时就医,物理治疗可通过牵引、电疗和运动康复等方式进行。下腰椎损伤通常由外伤、退行性变或长期劳损引起,可能伴随腰痛、下肢麻木或活动受限等症状。
1、制动固定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使用腰围或支具固定腰椎,减少椎间盘压力。避免弯腰、扭转等动作,防止神经根受压加重。若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失禁,提示马尾综合征,须紧急手术减压。
2、冷敷镇痛
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间断冷敷患处,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缓解肌肉痉挛。禁止热敷以免加重炎症,可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
3、物理牵引
通过机械牵引增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需由康复师操作,采用间歇牵引模式,力度为体重的30%。禁忌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或脊椎滑脱患者。
4、电疗干预
经皮神经电刺激通过低频电流阻断痛觉传导,干扰素电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日治疗20分钟,10次为1疗程。孕妇或装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5、运动康复
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臀桥、死虫式动作增强腰椎稳定性。水中运动利用浮力减轻关节负荷,适合肥胖或老年患者。动作幅度须控制在无痛范围内。
恢复期应避免久坐久站,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睡眠选择硬板床。日常可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症状加重,需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手术治疗。
编辑:boheyiliao 来源: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