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耳鸣可能与气压变化、咽鼓管功能障碍、鼻窦炎、中耳炎、过敏性鼻炎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咀嚼吞咽、捏鼻鼓气、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气压变化
飞机起降时外界气压快速改变,若咽鼓管未能及时调节中耳内外压力差,会导致鼓膜内陷引发耳鸣。此时可通过重复进行吞咽动作或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症状较轻者通常着陆后数小时可自行缓解。
2、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狭窄或肌肉收缩异常可能导致通气障碍,表现为持续性耳闷胀感和低频耳鸣。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或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改善通气功能。
3、鼻窦炎
鼻窦黏膜炎症肿胀可阻塞咽鼓管开口,常见脓涕倒流伴头痛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慢性患者需鼻窦CT评估是否需功能性内镜手术。
4、中耳炎
细菌感染引发的中耳积液会导致传导性耳鸣,多伴随耳痛和听力下降。确诊后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治疗,严重者可口服头孢呋辛酯片。鼓室积液超过3个月未吸收者,可能需鼓膜穿刺引流。
5、过敏性鼻炎
鼻黏膜过敏反应引发的咽鼓管阻塞,常伴阵发性喷嚏和清水样涕。可短期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配合氯雷他定片抗组胺治疗。飞行前可预防性使用鼻用减充血剂改善通气。
飞行途中出现耳鸣时可尝试频繁做吞咽动作,使用温热毛巾敷于耳部促进血液循环。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感冒期间尽量推迟飞行计划。有反复发作史者建议耳鼻喉科进行声导抗和耳内镜检查,排除隐匿性中耳病变。高空飞行时可使用专用耳塞减缓气压变化冲击,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黏膜湿润度。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