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典型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可能伴有肾功能异常。诊断需结合尿常规、血生化、补体检测及肾脏超声等检查,必要时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1、临床表现
急性肾炎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病,典型三联征为血尿、水肿和高血压。血尿多表现为肉眼可见的洗肉水样尿或镜下血尿,水肿常始于眼睑和颜面部,晨起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或无尿。
2、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管型是急性肾炎的特征性表现,同时伴有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多在1-3g/24h。尿沉渣镜检可见变形红细胞,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部分患者尿中白细胞轻度增多,但一般不伴明显脓尿。
3、血液检查
血清补体C3水平在疾病早期明显降低是重要诊断依据,6-8周后多恢复正常。血生化检查可见血尿素氮和肌酐不同程度升高,反映肾功能损害。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升高提示近期链球菌感染,血沉常增快。
4、影像学检查
肾脏超声检查可评估肾脏大小和结构,急性肾炎患者双肾体积常轻度增大,回声增强。超声还能排除尿路梗阻等其他肾脏疾病。X线胸片可能显示肺淤血表现,与容量负荷过重有关。
5、肾活检
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肾功能持续恶化或怀疑急进性肾炎的患者,需行肾穿刺活检。光镜下可见毛细血管内增生性改变,免疫荧光显示IgG和C3颗粒样沉积,电镜下见上皮下驼峰样电子致密物沉积。
确诊急性肾炎后应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1.0g/kg/d。注意监测每日尿量、体重变化,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预防感染,急性期过后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