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跳可能由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疾病引起,严重时可导致猝死。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典型症状为心悸、胸闷、晕厥。建议出现持续性心律异常时立即就医,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1、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可能由电解质紊乱、心肌损伤或遗传因素导致。患者常有心悸、心跳漏拍感,严重时出现黑矇或晕厥。临床常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治疗方案。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血栓栓塞或心源性猝死。
2、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多因冠状动脉狭窄导致供血不足,常见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典型表现为活动后胸痛伴心跳紊乱,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诊断需结合冠脉CTA或造影,治疗包括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支架植入术。急性发作时可发展为心肌梗死。
3、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患者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常出现代偿性心率增快。多由心肌病、瓣膜病等引起,伴随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临床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心功能,需严格限制每日饮水量。终末期可能需心脏移植。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刺激心肌细胞,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患者伴有消瘦、手抖、突眼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治疗包括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时可联用β受体阻滞剂。
5、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均可干扰心肌电活动,常见于腹泻、肾衰竭或利尿剂使用不当。轻度表现为心慌,重度可致室颤。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纠正,同时治疗原发病。监测中要求血钾维持在安全范围。
日常应避免浓茶、咖啡因等刺激性饮品,戒烟限酒并保持情绪稳定。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心率,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规律服药。出现突发性剧烈胸痛、意识丧失等危急症状时,须立即呼叫急救并实施心肺复苏。建议心血管高风险人群每半年进行心脏超声和运动负荷试验筛查。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