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可能由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因素引起。
1、心悸
心悸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感觉心脏跳动不规律、过快或过强。心悸可能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等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由房颤、室性早搏等病理因素导致。症状较轻时可尝试深呼吸放松,若频繁发作需就医检查,医生可能开具稳心颗粒、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
2、胸闷
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胸部压迫感或疼痛,尤其在心动过速发作时更为明显。胸闷可能与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疾病相关,常伴随气短、出汗等症状。出现持续性胸闷需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临床常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改善心肌供血。
3、头晕
心律失常导致脑供血不足时可引起头晕,严重者可出现眼前发黑。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更容易引发此类症状。头晕发作时应立即坐下或平卧防止跌倒,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或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
4、乏力
长期心律失常患者常主诉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这与心脏泵血效率降低有关。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时乏力症状更为突出。日常应注意控制活动强度,医生可能开具辅酶Q10胶囊、生脉饮等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
5、晕厥
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短暂意识丧失,常见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晕厥前可能有先兆症状如视物模糊、恶心等。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抢救,治疗包括电复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措施。
心律失常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限制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摄入。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不可擅自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但运动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随身携带病历卡记录心律失常类型和用药情况,便于突发情况下医疗人员快速判断。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