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后面按着疼可能与局部淋巴结炎、外耳道炎、皮脂腺囊肿感染、乳突炎、神经痛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护理、药物镇痛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局部淋巴结炎
耳后淋巴结受细菌或病毒感染时会出现按压疼痛,可能伴随红肿发热。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头皮炎症扩散,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日常避免抓挠刺激淋巴结区域。
2、外耳道炎
耳道皮肤感染可能放射至耳后区域,表现为按压痛伴耳痒渗液。多因掏耳损伤或污水进入导致,需耳镜检查确认。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抗感染,疼痛明显时加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用棉球堵住外耳道。
3、皮脂腺囊肿感染
耳后皮脂腺堵塞形成囊肿继发感染时,会出现局部硬结伴触痛。可见皮肤发红且有脓头,需超声检查鉴别。轻度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化脓性感染需切开引流并口服罗红霉素胶囊。避免挤压囊肿,每日用碘伏消毒周围皮肤。
4、乳突炎
中耳炎蔓延至乳突气房时引发耳后深部压痛,常伴耳鸣发热。需CT检查确诊,急性期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慢性反复发作者可能需乳突根治术,术后定期复查听力。
5、神经痛
枕大神经或耳大神经受刺激时产生放射性疼痛,按压耳后特定点诱发。可能与颈椎病、带状疱疹潜伏感染有关,需营养神经治疗。可选用甲钴胺片、加巴喷丁胶囊,配合局部热敷。避免长时间低头姿势,睡眠时调整枕头高度。
日常应注意保持耳后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扩散或伴随发热头晕时须立即就诊。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洗头后及时擦干耳周水分。未经医生诊断前勿自行服用抗生素或止痛药。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