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2024大湾区肝病国际论坛暨消除病毒性肝炎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越秀万豪酒店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卢煜明作为特邀嘉宾,在会议上作了题为“血浆DNA片段学在液体活检的应用”的报告,并与来自医疗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血浆无细胞DNA片段组学技术的应用前景。
液体活检(Liquid biopsies)技术是指,通过检测人体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细胞外的DNA分子,获取疾病信息的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对于早期肝癌的检测和监测具有潜在的重要性。
血浆无细胞DNA(Cell-free DNA, cfDNA)是指细胞由于各种原因死亡后释放到血液中的DNA片段,这些DNA片段可以来源于多种组织,包括胎儿、肿瘤细胞、移植器官以及正常的血细胞等。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cfDNA的产生并不是随机的,而且血浆cfDNA的片段大小、片段末端序列特征、表观遗传修饰等特征与疾病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由此诞生了新的组学技术:片段组学。
在本次报告上,卢煜明结合血浆cfDNA片段组学在无创性产前诊断、表观遗传学、肿瘤的早期筛查等领域的研究,为与会者揭示了这一新兴组学技术在产前诊断、早癌筛查、癌症分级等领域的巨大潜力。
在胎儿产前诊断中,由于孕妇血液中不仅存在胎儿的cfDNA片段,也会有孕妇自身的cfDNA片段。因此。现有的研究表明,胎儿cfDNA片段的大小与孕妇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据此,可以将胎儿的cfDNA从孕妇的cfDNA背景中分离出来,通过序列比对,对不同的染色体片段进行分类计数以确定比例,如果21号染色体序列比率升高,则怀疑21三体(唐氏综合症)。
在肿瘤早期筛查中,肿瘤细胞在发生和进展中,死亡的肿瘤细胞的DNA碎片会释放到宿主外周血中,形成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缺乏灵敏性和特异性俱佳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大多数肝癌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严重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AFP作为是一场常见的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但是其灵敏度仅有56%。如果结合cfDNA片段组学技术,将血浆cfDNA与AFP作为联合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细胞癌的灵敏度可达80%,这无疑在病毒性肝癌早期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FRAGMA是卢煜明院士团队研发的一种全新早筛技术,主要基于片段组学的甲基化分析方法,提供了相对容易访问的隐藏在切割模式中的信号,能为无创产前检测、器官移植和癌症评估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该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仅通过采集一点血液样本,就可以在早期一次性筛查出多种癌症。目前FRAGMA已进入研发转化过程。
有研究表明,血浆cfDNA具有多种拓朴结构。包括线性cfDNA和eccDNA (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卢煜明团队在孕妇血浆中首次鉴定了eccDNA分子。这些eccDNA分子显示出双峰大小分布,峰值分布在〜202和〜338 bp,在两个峰的整个大小范围内观察到明显的周期性,表明它们的核小体起源。这项工作强调了血浆DNA的拓扑分析,为循环核酸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方向。
在血浆cfDNA片段组学技术应用讨论的圆桌环节,大会主席、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主持了嘉宾讨论,参与专家有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唐小平、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孙剑以及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李明。在场专家,就血浆cfDNA相关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诊断、早癌筛查、移植物功能监测、技术转化等重点领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随着血浆cfDNA片段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行业专家确实可以预见它将成为医学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尽管cfDNA在理论上提供了非常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小肿瘤或早期肿瘤阶段,cfDNA的量可能相对较少,导致筛查结果可能不够准确。通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液体活检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医疗服务,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未来随着血浆cfDNA片段组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将会在精准医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监测、药物研发等方面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步,造福更多的人类。
编辑:ifhealth 来源:凤凰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