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体系。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四时八节的第一个节气。
商周时期就有立春节气出现,地支为“寅”,代表正月。
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第
1
点
—The First—
立春三候
一候
东风解冻
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此时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
蛰虫始振
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说明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了。
三候
鱼陟负冰
陟是升的意思,鱼因为水底气暖,感知阳气而上升,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第
2
点
—The Second—
立春习俗
1
躲春
立春这天气候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不利,更有甚者会影响一年的气运,所以随之出现了躲春的习俗。
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
2
打春
在古时民间有在立春日举行“鞭打春牛”仪式迎立春,祈福五谷丰登。“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
3
咬春
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4
踏春
在早春去郊游和散步,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旅游习俗。
5
报春
立春前几日,人手执小锣、竹板,一边敲击,一边口唱赞春词,挨户送一张春牛图。被送人家相赠几个小钱,称为报春。意为报知春已到来, 须抓紧春耕。
6
接春
闽西三明市客家的拜春神习俗名曰“接春”。交春之时,耕读之家在大门上张贴“迎春接福”“春到家兴”“春到福临”等红纸条幅以表迎接春神。
第
3
点
—The Third—
立春养生
喝三汤
葱酱汤——暖身补虚
大葱辛温,有解热健胃的作用。开春后的大葱很鲜嫩,用葱白和味曾煮汤饮用,能暖身补虚。
香菜牛肉粥——去腻开胃
将牛肉加忽姜熬汤,同时蒸煮米饭;再将煮好的牛肉撕碎,放入粥内一同炖煮,最后临出锅时放入香菜。此粥可以开胃促消化,补充动物性铁和优质蛋白。
韭菜粥——调节肠胃
初春食韭菜,能温中开胃,提高免疫力。方法:先将白粥熬好,把韭菜切碎后加入,再焖煮一会即可。韭菜可先用热水烫下。
品三菜
香椿
初春正是吃香椿芽的最佳时期。从中医角度讲,香椿有开胃、降火的功效,而且能保肝、利肺,对多种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荠菜
荠菜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这一点是大多数蔬菜不具备的优点。另外,荠菜还可以清热解毒、降压明目,春天多吃点能有效预防上火。
菠菜
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利五脏,通血脉,下气调中,止渴润肠。
揉三穴
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按揉内关穴的时候,以一手拇指螺纹面按另一边的内关,以感觉酸胀为佳,一般一次按揉2-3分钟。
期门穴
期门穴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中 (乳头平第4肋间隙,乳头下两个肋间隙。取坐位或仰卧位,中指指腹按于期门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3 分钟,用力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迎香穴
迎香穴距离鼻翼两侧1.5厘米。用两手的食指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六,开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36次,会有酸胀感向额面放射。
立是开始,春是希望。
就让我们从此刻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拥抱每个春和景明的日子!
编辑:ifhealth 来源:名医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