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和卫健委合并成一个单位?近日,一则旧闻在自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河北省黄骅市将卫健委和医保局合并,成立了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
有评论认为,合并是「势在必行」,也有人提出质疑,这样的尝试能否在其他地区复用。
黄骅市卫生健康卫健医保局的更名意味着什么?又透露着哪些信号?
全国首家卫健医保局,已更名 2 年多
实际上,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早在 2022 年 8 月 24 日就已正式揭牌。
据当时的黄骅市卫生健康局官方报道,该市郭锋副市长致辞中强调:更名为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标志着今后的工作将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更加重视转变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方式。
在正式更名前,当地卫健和医保就已经开始合并办公。从 2022 年 8 月 2 日起,该局每周公布「卫生健康和医保工作周报」,对于医疗、医保领域工作,卫健与医保相关部门统一行动、分工协作。
黄骅市作为县级市,根据公开资料,地方政府医保局承担主要职能包括:
医保基金监管、医保目录和集采的执行、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业务经办、定点医疗机构的支付和管理等。
而地方卫健委主要承担职能则包括:
医疗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医药卫生体系改革、执行国家免疫计划、应对人口老龄化措施、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等。
从黄骅市人民政府官网 2023 年公开的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领导分工可以看出,该地卫健医保局将此前两机构的职能直接合并,由刘双任党组书记、局长,主持全面工作。
此前属于医保局部分的工作,如城乡居民医保业务经办和职工医保业务经办,分别由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负责。此外,还有一名二级主任科员负责医保基金监督检查等工作。
作为全国首家「卫健医保局」,自亮相起就引发了不少讨论与关注。
2022 年,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黄骅市将两系统合并,就是基层医疗系统落实「大部制」改革的一个典型。
李玲认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机构整合,「大部制」改革是大势所趋。
「把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险、药物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管理机制。才能做好三医联动,否则会一直停留于『三医联动谁联动谁』的问题。」李玲说,「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建立三医联动统一的体制机制,这才是医改的关键。」
卫健合并医保会成趋势吗?专家直言:不太可能
然而,2 年多时间过去后,截至目前,黄骅市卫健医保局仍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家将医保与卫健正式合并并更名的单位。
有些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是,今年 1 月份,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成立卫生健康和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正科级,加挂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区卫生健康和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局牌子。大通湖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市监局,为大通湖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它实际上并不是直接把卫健局和市场监管局合并,而是卫健局里边的卫生监督职能跟市场监管局合并到一块去了。」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原副局长徐毓才这样解读道。
仍然是全国独一家的黄骅市卫健医保局,是否意味着卫健和医保的合并将成为趋势?对此,徐毓才直言「可能性不大」。
徐毓才指出,卫健主要的职能是提供医保服务,而医保的主要职能在于购买医疗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二者几乎没有合并的可能。「卫健和医保需要的是协同,而不是成为一家。」
2018 年,国家医保局正式挂牌,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整合,至此,3 种基本医保正式统一到一个部门管理。
国家医保局的成立在我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医保局的成立,也是从三明医改中吸取的经验。」徐毓才说,「如果卫健要和医保合并,这和当下三明医改 5 年内全覆盖的思路也是不一致的。」
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在于,无论是卫健与医保的合并、还是卫健与市监的合并,目前的尝试都只停留在基层。
徐毓才指出,目前市县级医保局基本不出政策,主要是抓政策落实和依法监管,而抓依法监管能力又不济,加上熟人执法往往力度不够。尽管目前医保仍然是市级统筹,而下一步实现省级统筹是大势所趋。
「从长远来看,市县医保局设立还有没有必要性,这是一个问题。」徐毓才说,「像药监一样,医保只设立到省一级,市县只成立一个事业单位医保经办中心负责经办服务,或有可能。」
编辑:ifhealth 来源: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