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五脏六腑。
若脾胃虚弱,气血生成不足,五脏失养,疾病丛生。
第
1
点
—The First—
脾胃虚弱,五脏遭殃
伤肺:脾土生肺金。脾虚则肺气不足,易感冒、久咳不愈,甚至诱发过敏性鼻炎。
累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心血亏虚,出现心悸、失眠、心脏供血不足。
损肝:肝藏血需脾生血供养,脾虚则肝血不足,导致肝气郁结,引发结节、肌瘤、痛经。
耗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长期脾虚无法滋养肾精,出现畏寒、盗汗、夜尿频多。
脾胃虚弱为何会连累五脏?
究其原因是气机升降失常,导致湿浊内生,形成“虚→湿→瘀→毒”的恶性循环。
另外气血-脾胃-人体的关系,就好比肥料-土壤-树木一样,脾胃(土壤)生(提供)气血(肥料),我们的身体(树木)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若气血不足,供给不够,五脏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第
2
点
—The Second—
一眼看出脾胃虚弱?
一
看口唇
症状:唇色苍白或暗紫、干裂起皮,睡觉流口水。
原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虚气血不足,口唇失养。
二
观舌苔
症状:舌体胖大、边缘齿痕,苔白腻或黄腻。
原理:舌为脾胃之外候,苔腻提示湿浊内蕴,齿痕为脾虚水湿不化。
三
察体型
症状:虚胖(肌肉松软、内脏脂肪多)或消瘦(气血不足)。
原理:脾主肌肉,运化失常则痰湿堆积或营养吸收障碍。
四
辨疲劳
症状:四肢沉重、饭后困倦、大便黏腻不成形。
原理: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浊阴滞留。
第
3
点
—The Third—
夏季养脾胃
这4类食物再馋也要少吃
1
生冷的食物
代表:冰饮、刺身、凉拌菜。
危害:寒邪直中脾胃,损伤脾阳,导致腹胀、腹泻。
“脾喜温恶寒”,夏季阳气外浮,脾胃内虚,生冷更易引发寒湿困脾。
2
肥甘厚腻的食物
代表:油炸食品、肥肉、甜品
危害:滋腻碍胃,阻碍气机,加重痰湿。
夏季湿热交蒸,肥甘厚味易化热生痰,形成“湿热胶结”,诱发口臭、痤疮。
3
辛辣刺激的食物
代表:火锅、串串、烤鱼
危害:辛热耗气,灼伤胃阴,诱发反酸、胃灼痛。
夏季心火偏旺,辛辣助火,形成“心胃火旺”,加剧口干便秘、失眠烦躁。
4
寒凉水果
代表:西瓜、甜瓜、火龙果
危害:看似解暑,实则寒凉伤脾,导致食欲不振、便溏。
水果多属生冷,夏季过量食用易致“脾阳被困”,尤其冰镇后危害加倍。
第
4
点
—The Fourth—
脾胃自救法则
远离这些伤胃食物,养好脾胃的成就已经达成大部分了。
最后要做的是改掉生活中伤害脾胃的小习惯。
三餐定时,七分饱,细嚼慢咽,不要吃得太撑,不要饥一顿饱一顿,不要吃得太烫,不要吃完饭立马躺下。
久坐伤脾,减少久坐。可以经常散步、慢跑、登山,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升清降浊,提升气血。
思虑伤脾,避免焦虑、愤怒,肝气郁结会横逆犯胃,保持心态平和。
“脾胃不是补好的,而是养好的。”
与其盲目进补,不如避开伤脾的饮食陷阱。
入夏后,顺应阳气升发之势,少一分寒凉滋腻,多一分清淡温暖,脾胃自能恢复运化之力,为健康筑基。
编辑:ifhealth 来源:名医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