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需要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在子宫内着床发育。怀孕通常与排卵期同房、生殖系统功能正常、无避孕措施等因素有关,建议有生育需求的夫妻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备孕。
1、排卵期同房
女性在排卵期前后同房可提高受孕概率。月经规律的女性排卵日多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排卵前后2-3天为易孕期。可通过基础体温监测、排卵试纸或超声监测判断排卵时间。若存在月经不调,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有关,需就医排查。
2、生殖系统健康
男女双方生殖器官结构及功能正常是怀孕的基础条件。女性需输卵管通畅、子宫内膜容受性良好;男性需精子数量和质量达标。常见影响怀孕的疾病包括女性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性少弱精症等,可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精液分析等检查评估。
3、无避孕措施
常规避孕方式如避孕套、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等均会阻止受孕。停用避孕措施后,多数人3-6个月内可自然怀孕。长效避孕针、皮下埋植剂等需更长时间恢复生育能力。紧急避孕药仅对单次性生活有避孕作用,不影响后续怀孕。
4、激素水平平衡
女性雌激素、孕激素等生殖激素需维持正常水平以支持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生长。甲状腺激素、泌乳素异常也可能干扰排卵。男性睾酮不足会影响精子生成。激素相关问题可通过抽血检查发现,常用药物包括枸橼酸氯米芬片、来曲唑片等促排卵药物。
5、科学备孕管理
备孕前建议进行孕前检查,包括TORCH感染筛查、遗传病携带者检测等。夫妻双方应戒烟戒酒,保持体重正常,女性提前3个月补充叶酸。若规律同房1年未孕,需排查不孕不育原因,必要时采用促排卵、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
备孕期间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接触辐射和有毒物质,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饮食注意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锌、维生素E的食物如牡蛎、坚果等。同房频率以每周2-3次为宜,避免过度紧张焦虑。若存在妇科炎症、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需及时治疗,35岁以上女性建议尽早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编辑:boheyiliao 来源: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