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妊娠期生理变化等因素引起。主要有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增大压迫阑尾、免疫力下降等原因。
1、阑尾管腔阻塞
阑尾管腔阻塞是妊娠合并阑尾炎的常见原因。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阑尾,导致阑尾管腔狭窄或完全阻塞。粪石、异物或淋巴组织增生也可能阻塞阑尾管腔。管腔阻塞后,阑尾内压力升高,影响血液供应,容易发生炎症。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可能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治疗上以手术切除阑尾为主,可选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或开腹阑尾切除术。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妊娠合并阑尾炎的重要致病因素。阑尾管腔阻塞后,管腔内细菌大量繁殖,可能引起急性化脓性炎症。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厌氧菌等。妊娠期免疫力相对降低,更易发生细菌感染。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表现。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
3、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弱,阑尾排空延迟,增加阑尾炎发生概率。孕激素还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炎症发展。这些生理变化使孕妇更易发生阑尾炎。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治疗需考虑妊娠特殊情况,在保障胎儿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抗感染或手术治疗。
4、子宫增大压迫阑尾
随着妊娠进展,增大的子宫可能直接压迫阑尾,导致阑尾扭曲、移位或血液循环障碍。这种机械性压迫在妊娠中晚期更为明显。阑尾位置可能随子宫增大而向上向外移位,使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或右侧腰部疼痛。诊断时需结合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但需评估手术对妊娠的影响。
5、免疫力下降
妊娠期母体免疫力相对降低,这是生理性适应过程,但同时也增加了感染风险。免疫力下降使孕妇对细菌感染的防御能力减弱,阑尾一旦发生感染,炎症更容易扩散。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治疗需加强营养支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对胎儿安全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等。
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增加腹压。出现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用药。定期产检,监测胎儿情况。术后需加强伤口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发生。
编辑:boheyiliao 来源: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