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果糖属于糖类,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
低聚果糖是由3-9个果糖分子通过β-2,1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化学结构上属于寡糖类物质。从营养学分类来看,低聚果糖确实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糖类,但其分子结构特殊,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吸收,因此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低聚果糖具有类似膳食纤维的特性,能够完整通过小肠进入大肠,被肠道益生菌选择性发酵利用,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这种特性使其被归类为功能性低聚糖,既具备糖类的化学属性,又具有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低聚果糖虽然分子结构属于糖类,但生理功能与传统糖类存在显著差异。普通食糖如蔗糖、葡萄糖等可被人体完全消化吸收,提供大量热量。而低聚果糖的热量值仅为普通糖类的三分之一左右,且不会导致龋齿。在食品工业中,低聚果糖常作为益生元添加剂用于调节肠道菌群,也可作为代糖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食品中。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摄入低聚果糖可能引起腹胀、肠鸣等不适,建议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5克以内。
日常饮食中可通过食用菊芋、洋葱、大蒜等天然含低聚果糖的食物获取,也可选择添加低聚果糖的功能性食品。对于需要控制血糖或体重的人群,可用低聚果糖替代部分精制糖,但需注意循序渐进增加摄入量,让肠道菌群逐步适应。若出现持续胃肠不适,应减少摄入并咨询营养师调整膳食方案。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内分泌科